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五官科

五官科

鼻出血

处方一:紫背金牛、雷公根、车前草、仙鹤草、毛果算盘子叶各适量。

用法:捣烂,水煎分2次服,药渣敷于前额,一日1剂。

处方二:毛果算盘子根30g。

用法:先用灯草火灸或艾灸两手少商穴后,用本方水煎分2次服,一日1剂。

处方三:松树嫩叶尖、枫树嫩叶尖各适量。

用法:枫树叶捣烂,用松树叶水煎,取汁冲服,每天2次。

扁桃体炎

中医称“乳蛾”,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临床上表现为咽痛,发热,扁桃体肿大,充血,吞咽困难等症。

处方一:人中白,手指甲,各适量。

用法:人中白炒干研粉,手指甲焙黄研粉,混合均匀,用小竹筒将药粉少许吹入喉内。

处方二:香白蓰根适量。

用法:捣烂,水煎,取药液慢慢含服。

处方三:开口箭叶12g。

用法:水煎,含服。或研粉,每次取3g,用小竹筒吹药粉入患处,每2小时吹l次。

急性咽喉炎

临床上可见咽痛,吞咽困难,声音粗糙嘶哑,发热,咽部弥漫性充血明显等症。

处方一:百解藤根6-9g,米醋适量。

用法:用药根磨醋,取汁慢慢咽服,每天数次。

处方二:裂叶秋海棠根,酸醋各适量。

用法:将药捣烂调酸醋,取汁慢慢咽服,每天数次。

口腔炎

儿童、成人均可发病。多发生在舌缘,上下唇内侧及颊部粘膜上,损害为圆形或椭圆形扁豆大小边界清楚的红斑,几小时内变白,溃疡,边缘不整,表面盖以淡灰色或黄色薄膜,剧痛,愈后无瘢痕。

处方一:盖虎耳草,毛冬青,均用鲜叶,各适量。

用法:捣烂,取汁涂患处或水煎慢慢咽服,每天数次。

处方二:盐肤木皮10g,白点称根30g。

用法:水煎,含漱每天5-6次。

悬雍垂肿痛

由于鼻咽内急慢性炎症,使悬雍垂发生炎症,出现咽部不适或异物感及疼痛。

处方:百草霜研粉,酸醋适量。

用法:用筷子蘸酸醋点百草霜粉,点于悬雍垂处即可。

牙痛(龋齿痛)

龋齿俗称蛀牙,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症。牙痛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

处方一:桃树皮,老茶树根各30-60g。

用法:水煎,频频含漱。

处方二:十大功劳,两面针,金锁匙各适量。

用法:研粉,取少许放入患牙洞内,双牙咬紧。

处方三:①两面针,细辛,各等量;②竿泽兰根,朱砂根,大罗伞根,各12g。

用法:①方研粉,放适量进患牙洞内;②方水煎含漱数次。先用②方,后用①方。

处方四:五倍子15-30g。

用法:水煎,取药汁频频含漱。

结膜炎

本病是受外界刺激或感染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结膜充血,有多量粘液和脓性分泌物。轻者有痒、灼热和异物感;重者有怕光流泪及眼睑重垂等症。

处方一:仙茅根茎、九里明全草各等量。

用法:先用灯草火灸双侧太阳穴后,再用本方水煎,取药液趁热熏洗患眼。

处方二:豆腐紫叶,酢浆草,均用鲜品,各适量。

用法:捣烂,用纱布包裹敷患眼。

处方三:熊胆木,水杨梅,各适量。

用法:水煎,加入白矾少许搅匀,趁热熏洗患眼。

中耳炎

临床上表现为耳痛,头痛发热,听力减退,流脓等症。

处方一:①黄桕皮适量;②咬晴蛉,黄柏皮各适量。

用法:①水煎,取药液洗患耳,擦干后用;②研粉,取适量吹入耳内,每天2次。

处方二:猪蹄甲1对。

用法:烧存性,研粉备用。用时先将患耳洗净擦干,后把药粉吹入耳内。

处方三:鲜虎耳草适量,生盐少许。

用法:捣烂取汁,先洗净患耳后,将药汁滴入耳内。

猜你喜欢

  • 脾胃不好怎样调理效果最好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既怕冷又怕热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

  • 舌下青筋又粗又黑怎么回事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

  • 舌头有裂纹是什么原因?

    身体健康的人,舌头红润有光泽,舌苔表面的光滑无异常,但是如果舌头中间出现了裂痕,而且久久不会消失,这说明咱们的身体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要引起一定的重视。那么舌头有裂纹究竟有哪些原因呢?第一,阴虚血亏,身体内血热内盛,舌面就会出现萎缩,并且

  • 肚子胀气吃不下饭怎么办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方子。枳术汤出自东汉大医张仲景《金匮要略》,该方由枳实、白术两味中药组成。枳实味苦,心酸,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苦难能降,是往下走的,刚好把上冲的那股气儿给降下来。我们常说脾虚生痰湿,气滞也会生痰,而且气滞的痰容易卡在咽喉,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