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在接纳分歧中学习经典

在接纳分歧中学习经典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伤寒论》第28条说:“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对这一条的理解,历代医家有去桂、去芍之争。对于这种问题,在对中医经典的研习中随处可见。我们无法起古人于地下一问究竟,于是出现了长期的争鸣。后世学者往往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并且多能自圆其说。对于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除了对后世解读进行正误判断、取舍外,还应该有另一种态度,就是接纳。对于上述问题,接纳去桂、去芍这两个方证,也许是对该条文最好的解读。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从方药组成来看,茯苓、白术并用,在《伤寒论》中多是为饮停心下而设。桂枝汤为太阳病中风而设,以桂枝为解肌主药。芍药与桂枝相伍,有调和营卫之功。如果去掉桂枝,芍药与茯苓、白术相伍,该方就不具有治疗“太阳中风”功能,而是以治疗饮停心下证为主。也就是说,此方证的核心在于“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由于里饮内停,导致表气不和,因此伴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

如果是桂枝去芍加茯苓白术汤,则仍然是治疗“太阳中风”之方,只是所治疗之证已不是单纯的桂枝汤证,而是在“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的基础上,出现了“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这一兼证,即饮停心下证。这时候治疗单用桂枝汤是无效的,需要兼治里邪,即需要“去芍加茯苓白术”。

临证时,上述两种证型都可以见到,两证型都属表里同病,只是前者重在里饮停滞,后者重在表气不和。如果不局限于“太阳病”和“水饮”,我们会发现临床上急性发热类病变以表里同病最为多见。那么,应该表里先后治疗还是表里同时治疗呢?如果表里同治,应该侧重于治表还是治里呢?还有,里邪是痰、饮、水、湿、气滞、血瘀、食积、燥屎等等中的哪一种,或是哪几种?这对辨证治疗的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曾治疗一位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高热,恶寒,无汗,咽痛,头身疼痛,大便不行,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投大青龙汤1剂,汗出而热不退。转投白虎汤合大承气汤1剂,大便泻下而愈。此案为典型的表里同病,服药2剂而愈,疗效也算快捷,但笔者诊后思考,有没有可能辨证更精细些,用方更到位些,两步合作一步,1剂而愈呢?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笔者认为,我们现在读到的《伤寒论》,不是一个人思想与经验的体现,而是先圣后贤们共同的杰作。因此,对一名中医来说,理性接纳诸位后贤的思想也应算是对经典的一种学习。对《伤寒论》第28条两种不同的解读,也许会让我们临证时更具“理性”,面对复杂性病变更善于思考,辨证处方也更精细些。

猜你喜欢

  • 荨麻疹的症状有哪些怎么治疗呢

    大家好,现在荨麻疹得的人挺多的,那么为什么会反复出现这个问题?我们西医讲就是过敏,身上长各种风团疙瘩,可能吃点什么东西,或者不小心风吹到了,然后身上马上那个大疙瘩就起来了。那么它从中医辩证来讲,就是风热,风热侵袭造成的。但是呢如果急性荨麻疹

  • 夏天腿凉是什么原因,怎么改善

    大家好,那么现在呢这个天气呢已经逐渐转暖,温度已经达到了二三十度,快要入夏那个感觉了。但这个时候呢还有人穿的特别厚,秋裤还脱不下来,特别怕凉,这是什么原因呢?有内的问题,有外的问题。首先我们讲的外的问题,那么首先是外感风寒湿邪,有的人是什么

  • 舌中间有裂纹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很多患者呢经常跟我讲,你看我舌头中间有裂纹,很担心我这是怎么了。我们看,一共有四种情况,第一个,阴虚血亏,第二个肾阴不足,第三心血不足。这三种情况基本算一个情况,就是第一种,阴虚,阴虚血不足。第一个考虑舌头特别薄,瘦,小,同时呢中间

  • 爱生气胃不好是什么原因,应怎么调理?

    大家好,那么今天呢我们讲一下脾虚和肝火旺的问题。现在肝郁和脾虚的患者是非常多。实际上呢很多疾病它往往有一个同样的症,肝郁脾虚。就是第一个我们讲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说有人讲,我气虚啊,我乏力等等,这个都是是脾虚来的。但是肝郁有什

  • 便秘怎么快速排便4个小方法

    大家好,便秘呢也困扰很多朋友。那么什么叫做便秘?你是否有便秘?首先你要搞清楚。第一个是大便的周期的问题。首先一周之内大便小于三次。有的患者说你看我大便两天一次,这样的话肯定就不属于了。但是呢咱们讲三天一次,四天一次,这个就是便秘。第二个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