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树立科学的用药观念——李连达教授谈中药的不良反应

树立科学的用药观念——李连达教授谈中药的不良反应

树立科学的用药观念

——专家谈中药的不良反应

2003年11月04日

目前,中国有半数以上的人口接受中医的治疗,许多人都使用过中药,但人们对中药却存在两种误解。一种认为中药是安全无毒的;第二种认为,既然中药是安全无毒的,就不能出现一点毒害。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的李连达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的基础研究,他说,正因为存在着这两种观念,中药一旦出现毒副反应,人们就大惊小怪。特别是在国外,有些人甚至不怀好意,他们往往抓住中药出现的一点点毒性,借题发挥,大肆宣传,对中药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李连达教授强调,人们应该对中药不良反应树立科学正确的观念。

近些年,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但这种上升趋势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李连达教授介绍,中药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使用人群的增加,使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也相应增大了。而且,随着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认识以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药不良反应的检出率也在不断提高。过去很多人吃中药发生了不良反应,但又对此缺乏认识,以为是原发病的症状,而没有想到中药的问题。

一些中医大夫也认为中药绝对安全,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临床漏诊率较高。另外,假冒伪劣药品的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增加,中药中农药残留,重金属、霉菌毒素等含量过高,中药安全性的研究、监测、管理不够等诸多因素都增加了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李连达教授经常参与药品的评价工作,在评价过程中他发现,一些商家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严重违反科学原则,只想在其药品说明书上写好听的,刻意回避毒副反应、禁忌症及警示性内容,很多企业甚至只想在说明书上写一句话:“本品没有不良反应”。他说,这样做会极大地误导消费者。

由于中药在制剂成分、使用方法等方面与西药存在着许多区别,因此,与西药相比,中药不良反应具有其特殊性。针对这种特殊性,李连达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首先就要正确认识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科学宣传,防止误导;同时应防止夸大中药毒性,造成谈中药色变,不敢使用中药的局面。国家还应加强中药的研究、管理、监测工作,并制定有关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国家安全性质量标准。特别是对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中药中毒事件,应该立项进行专题研究。例如,比利时、日本、东南亚报道的一些中药中毒问题,应研究清楚是中药本身的问题,还是其他药物的问题,是品种产地问题,还是不合利用药产生的恶果;其中毒的药物成分,是中药材中含有的,还是外源性污染,或是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等;这些中毒事件,中药是主要的中毒因素,还是其他因素中毒而与中药偶合,等等。

总的来说,中药是相对安全的。李连达教授说,实际上,现在中药的质量是越来越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过去低。他希望全社会加大对中药的科学性宣传,让老百姓更好地认识中药,更安全地使用中药。

猜你喜欢

  • 经常腰痛与这3个原因有关,教你有效缓解。

    第一个,就是劳累过度,主要是指重体力劳动者,还有久站久立久坐的这些人,通常重体力劳动者,要搬重物,那么这个腰就要吃力,长此以往,就会对这个腰椎,还有周围的肌肉造成损伤,那平时工作的时候,需要带上相应的护具,来保护这个腰部,久坐久立的人应该适

  • 血管堵塞4个自查小妙招

    大家都在关心自己的血管堵没堵,总会想很多办法去验证它,我们现在讲的常见的冠心病应该是冠脉堵塞50%以上才能确诊,那么一般出现症状,在75%以上,这个时候才考虑下支架,那下支架要造影,毕竟,还是有一些创伤和风险的,这个下完支架之后,暂时的血管

  • 饭量越小越健康,吃得少寿命长是真的吗?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

  • 头疼对应的脏腑不同,教你对症止痛

    最常见的咱们就是头后的疼痛,就是后脑勺这个部位,那么它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一般这个部位疼痛,都是跟外邪侵袭有关,或者是风寒侵袭,或者是风热侵袭,袭扰了膀胱经,出现了这个头后的疼痛,因为后脑勺这部分,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部分,治疗上,一

  •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究竟哪个更重要?

    但是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病人,这个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得很好,但是餐后血糖,他根本就没有监测,因为早上起来比较容易能想起来,早上起来没吃饭的时候,刚起来在床上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测一个血糖,然后吃完饭需要到两个小时的时候再测。这个情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