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服什么药时需要少喝些水?

服什么药时需要少喝些水?

喝水送药,如流水行舟。除了汤药,几乎各种剂型的口服药都要喝水为它“送行”。然而该喝多少水呢?那就有不少讲究了。首先,为防止药片和胶囊等在食道“抛锚”,就必须保证喝足送药的“载舟水”。其次,为了某些药物的溶解或排泄,还需喝够吞药后的“后续水”。然而,服某些药则要尽量少喝水以保证其药效。可见,服不同药物的喝水量是不能“一碗水端平”的,而应该看吃什么药来确定喝入肚里的“水平”。

首先,千万不能干吞药片。这正如旱河行船,药片或胶囊容易在食道中“搁浅”而损伤食道。通常服药时要喝足60~100毫升水。有些药物对食道黏膜的损伤比较明显,像氯化钾、阿司匹林、氨茶碱、保泰松、消炎痛、强的松等,服这些药应喝200毫升以上的水。

其次,服某些药时更应多喝些水。如服盐类泻药、退热药和磺胺类药物就应尽可能多饮水。因为,泻药、退热药由于下泻或出汗丢失水分需要补充。服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复方新诺明等)时,由于其代谢产物溶解度低,易在泌尿道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痛等,故也要在服药期间多饮水,每天至少1500毫升。

再就是服某些药时不宜多喝水,如服氢氧化铝凝胶、乐得胃、麦滋林颗粒剂等胃药,其作用是在胃黏膜或溃疡面上敷上一层保护膜,因此不能喝水过多。例如服麦滋林颗粒剂时,每袋只需15~30毫升水冲服,这样有利于在较高浓度下形成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思密达是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药物可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以吸附致病微生物,故每袋3克也只需50毫升水冲服。服止咳糖浆是让部分药液停留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以减轻黏膜炎症、阻断刺激、缓解咳嗽,而水会稀释药液,减弱止咳作用,所以喝完糖浆5分钟内不要喝水。

一些苦味的健胃剂(如复方龙胆酊)是利用其苦味,通过舌头的味觉感受器,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来增进食欲的,故不宜多喝水,以免冲淡苦味而影响药效。

猜你喜欢

  • 手足口病病因应为风热疫气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精工艺 细制作 ——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4)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

  • 急性肾衰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辨证分型热毒炽盛:

  • 精选药 适口感 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3)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在辨证施膏,正确确立主方之后,要合理选用药材。膏方旨在调养防复、缓图起效,与治病救危、务求速效有别,且需较长时间服用。因此,口感必须宜人,否则难以推广久服。选药组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膏方不要和“治病救危

  • 中医防治慢阻肺三法

    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其气道病变的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病死率。因此预防COPD的发生和进展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