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急性重症胆管炎

急性重症胆管炎

本病是肝内胆管的一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感染,是胆系感染中最严重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故将其独立出来以便引起临床注意。本病主要由胆管结石、胆道蛔虫、胆管肿瘤、胆管狭窄等引起,感染以大肠杆菌多见。其病理改变为胆管内充满脓性胆汁,胆道内压显着增高,感染沿胆管近端扩散,细菌、内毒素及脓栓大量进入肝血窦,导致胆源性败血症和中毒性休克等。

本病临床表现,凡具有痛、热、黄、厥四联征即可构成诊断。(1)突发剑突下或右上腹胀痛或较痛,持续性疼痛,阵发加重;(2)继而寒战、高热,体温39度以上,伴恶心、呕吐;(3)8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4)以低血压为重要表现,可很快出现不同程度的烦躁、谵妄或嗜睡、昏迷等中毒性休克和中毒性脑损伤表现;(5)腹部体征可有右上腹或全上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并触到肿大的胆囊,肠胀气明显。

临床辅助检查:(1)白细胞总数高达2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80%以上,血培养可阳性,血清胆红素增高,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常有电解质紊乱等;(2)B超声显示胆管扩张,内有异物(结石、蛔虫)等,肝与胆囊肿大;(3)术中探查胆总管增粗、充血肿胀,切开后,高压力的脓性胆汁喷射而出,细菌培养阳性。

西医治疗本病以手术为主,术后要积极采取抗休克治疗措施,持续检测尿量、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新鲜血及白蛋白,调整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应用广谱抗生素等等,还要密切监视病情,积极护理,注意降温(高热时)和保温(休克时)措施。

本病属中医“急黄”、“热厥”、“昏迷”、“结胸发黄”等范畴,多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以致肝胆胃功能失调,寒湿阻遏,湿热蕴蒸,气机郁滞,疏泄失常而发本病。临床以清热利湿、解毒排石、凉营开窍为主要治则。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122例,结果治愈106例,无效16例,治愈率86.6%。

猜你喜欢

  • 肾阴不足有哪些症状

    中医有一句话叫阴虚则痛,阴液在体内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那阴液不足,压不住阳气,就会产生虚火,虚火灼烧,我们身体就会隐隐疼痛。还有渗出水和体内的阴液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六个部位的疼痛。第一个就是腰痛,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不能温煦腰部的

  • 入睡难疏肝,容易醒调脾,睡不沉补肾!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龙胆泻肝丸能治疗这9种病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

  • 肝不好有这5种表现,一招教你养肝调肝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

  • 分享补阴又补阳的两味药

    我们今天分享两种啊。中药代茶饮,阴调理阴阳,延年益寿。我们黄帝内经里边说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呀。如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不休息,还暴饮暴食,不积极运动,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我们身体阳气引起的不平衡,那么就出现了现代人的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