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对《论语》食养思想的现代诠释之一两不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对《论语》食养思想的现代诠释之一两不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对《论语》食养思想的现代诠释之一

两不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论语》集孔子思想的大成,其中包含的食养思想,与传统中医学的养生观念是一脉相承的,至今对人们的养生活动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食养思想通贯《论语》全书,以《乡党》篇比较集中。现以此篇中的内容为主,结合现代人对食养问题的认识加以简要阐释,旨在加深对《论语》食养观的理解。

孔子的食养思想主要有“两不厌”、“十不食”、“三限食”和“食寝原则”、“食药原则”等五个方面。

“两不厌”是说粮食不嫌收拾得干净,鱼肉不担心加工得精细。前者包括把粮食中的灰尘清洗干净、杂物挑除干净、霉变和虫蚀部分清理干净等,后者包括把鱼肉中的污浊清洗干净、有害物处理干净、接触鱼肉的器物打扫干净等。

孔子的这一思想,第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饮食卫生观念。粮食在生长、采收、运输、加工过程中,污染是难免的。不管是属于物理的、化学的因素,都会给人的机体带来危害。特别是霉变的粮食,对人体的危害尤大,它产生的黄曲霉素是主要的致癌物之一,其致癌性要比亚硝胺类大75倍,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1960年,英国一家农场中饲养的10万只火鸡全部死亡,最终找到的死因竟是含有黄曲霉素的发霉饲料。之后,又有多位科学家在对大鼠、鸭、鳟鱼等动物的试验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对食物中黄曲霉素的含量作了严格的规定,其最高允许量不得超过十亿分之三十。我国的规定更加具体,即大米、玉米、花生、食用油中,每公斤中的含量不得超过10微克;豆类、其他粮食和发酵食品中,每公斤中不得超过5微克;婴儿的代乳品中不得检出其存在。

粮食之外,我们可以从广义的角度把“食”理解为包括以蔬菜为主的全部可食农作物。比如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细菌、病源微生物的侵蚀,通常人们见到的蔬菜表面上的斑斑点点正是它们留下毒素的“罪证”。吃了这样的蔬菜,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对蔬菜的清洁也应执行“不厌精”的原则。现代农药的使用,不敢保证蔬菜上没有残留,精清细洗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了。吃不经消毒的瓜果,也会给机体造成危害。因为瓜果在施肥、采摘、运输、出售过程中已沾染了许多细菌和虫卵。有人抽样检查过梨和西红柿,2500个梨中有2130个上沾有大肠杆菌;86个西红柿中全部沾有大肠杆菌,并有57个带有蛔虫卵,而且从每毫升洗涤水中可检出25万个细菌。

“脍不厌细”,包含的是对肉菜类加工、烹饪方法的严格要求。烹饪方法和技术,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营养和口味。因此,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实践的积累,创造出了像少浸快切、急火快炒、使用铁锅、盖住锅盖、适量加醋等科学的加工、烹饪方法,对肉食和蔬菜营养成分的保护和获得鲜美的口感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孔子的这一思想,第二反映出的是当时人们以粮食为主、鱼肉为辅的传统生活方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已明确了中国人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原则。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了“五谷”(稻、稷、菽、麦、黍)的概念,并且多处涉及主食与副食关系的话题。中国的农业国地位是自古就确定了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原则也因此逐渐形成。这种饮食结构,能够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类、能源供给类、新陈代谢类营养素的需求,与现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的标准是一致的。按每天进食食物的热量计算,粮食、蔬菜等碳水化合物应占60%~65%;肉类、食油类、豆类中的脂肪,应占20%~30%;蛋类、奶类、肉类、鱼类中的蛋白质,应占10%~15%。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不均分布于上述各种食物中的,只要广泛进食各种食品,一般是不会出现缺乏的。

猜你喜欢

  • 昆布的禁忌

    昆布是含碘最高的食品,还含有一种贵重营养药品——甘露醇。昆布历的碘和甘露醇,多附在它的表层,尤其是甘露醇,呈白色粉状附在昆布的表面。昆布甘露醇对治疗急性肾功能衰退、脑水肿、乙性脑炎、急性青光眼均有疗效,所以昆布除了日常食用之外,还有医学上也

  • 昆布糖尿病可以吃吗?

    糖尿病人可以吃昆布吗?海带又名昆布,被誉为长寿菜。昆布营养丰富,对人体有多重的保健作用,尤其含有丰富的碘,那么,糖尿病人可以吃昆布吗?一、昆布的营养价值昆布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较少的蛋白质和脂肪。昆布与菠菜、油菜相比,除含维生素C外,其粗

  • 昆布海藻汤有什么功效?

    昆布和海藻为常用的食物,这两种食物可以做成昆布海藻汤,那么昆布海藻汤有什么功效呢?昆布海藻汤怎么做呢?昆布海藻汤原料:猪瘦肉25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生地黄30克,红枣10枚,香油30毫升,精盐、酱油、味精、姜葱各适量。昆布海藻汤的

  • 白芥子和黄芥子的区别?

    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芥子是常用中药材,性温、味辛,有润肺豁痰、消肿止痛之功效。但药品中有有白芥子和黄芥子之分,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二者的区别:1、性状鉴别白芥子:种子近球形,直径2

  • 孕妇能吃白芥子么?

    有些妇女怀孕之后,害怕流产而要吃一些保胎药物,或者为了让胎儿发育良好而吃一些药物,殊不知这都是有害的。白芥子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功能温肺豁痰,消肿止痛。主治咳嗽痰多气急,胸胁痰涎停留,外疡流注阴疽。白芥子泥可外敷能除肿毒,对寒痰哮喘、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