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征候研究中的方法

中医征候研究中的方法

中医证候研究如何进行是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以痰证研究为例,探讨了中医证候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建立辨证标准 证候研究当务之急是要确立证的辨证标准。这是关系到证侯研究是否正确的重要前提,也是确保研究结果具备科学性,结果具有可比性的必要条件。应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辨证标准。例如广州中医药大学对566例心脑血管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多元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痰证宏观辨证方程式。主要指标为咯痰、喉中痰鸣、舌苔腻、脉滑;次要指标为胸腹痞闷、嗜睡、肥胖、口干不饮、恶心呕吐、口眼歪斜。痰证宏观辨证标准为:1.具备主要指标两项,2.舌苔腻加次要指标1项,3.咯痰加次要指标两项,4.喉中痰鸣或脉滑加次要指标3项,5.具备次要指标4项。回代检验表明,该辨证标准的敏感度为0.923,特异度为0.929,准确度为0.926。前瞻性研究显示其敏感度0.922,特异度1.0,准确度0.953,临床符合率较高,对心脑血管病痰证辨证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系统学习中医理论 文献研究是开展证候研究的重要环节,可帮助熟悉证的形成、发展、临床表现、致病特点、治则治法等,启发研究思路,更好地制定研究计划,选择观察指标。在痰证文献研究中发现,痰是体内水湿津液代谢异常,停聚而成,痰、饮。水湿同源,推测体液循环(水液、血液、淋巴液等)及其调节(神经内分泌)异常、离子通道异常、代谢产物堆积、物质代谢调节异常等,应属痰证的病理生理学变化。重视临床研究 证候只能在患者身上辨证,多数症状体征,特别是舌象脉象在动物身上无法正确观测到,故证候研究主要应在临床,避免过分依赖实验动物模型。证候的动物模型主要用于中药辨证治疗的药理实验研究,而对证候的诊断及其本质研究等则不太适合。对关键指征重点研究 例如腻苔和滑脉是痰证比较特征性的表现,应采用现代检测手段,定量研究其形成机理和病理生理学基础。若能有昕突破,将大大促进痰证的研究进程。其他证型都有1、2个最关键的指征,必须深入开展基础性研究,总结其规律性变化,寻求突破。避免过分追求某一物质基础 选择合适的研究指标,要从中医理论出发,以临床为依据,从四诊中筛选相关性指标;并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尤其要选择全身性和调节性指标;采用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方法,将多方面的结果综合分析,尤其注意分析其内在联系,提取出规律性的东西,勾画出证侯的基本轮廓。证候研究应避免过分追求某一种物质基础,证的实质决不可能是某一种物质。摘自:中国医药报文/方永奇

猜你喜欢

  •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

    青葙这个名字不为人所熟悉,大多数并不知道它就是野鸡冠花、狗尾花。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箱的干燥成熟种子,能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那么,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01治头痛青葙子可用于治疗风热头痛、血压偏高等,可与夏枯草、菊花、桑叶等同用。

  • 拳参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拳参为蓼科植物拳参的干燥根茎,又名紫参,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拳参主产于东北、华北、山东、江苏及湖北等地。春季发芽时或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拳参,除去泥沙,晒干,除去须根,切片生用,传统认为拳参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肝息风的功效。那么拳

  • 密蒙花的功效与作用

    密蒙花又名小锦花、蒙花、鸡骨头花等,以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入药,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云南、广西等地。中医学认为,密蒙花性味甘、凉,有祛风、凉血、润肝、明目的功效。那么,密蒙花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01保肝密蒙花水提物对细胞

  • 山慈菇治痛风的效果怎么样呢?

    大家在到了冬季之后,应该都比较喜欢吃火锅一类的食物吧,但是实际上火锅并不健康,会导致我们身体内的尿酸指数升高,如果到了一定程度的话,就会导致痛风疾病的出现,痛风非常的难忍受,患者会感觉疼痛难忍,而且比较难治疗,那么到底山慈菇治痛风的效果怎么

  • 紫花地丁的别名都有哪些呢?

    我们人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名字或者是外号,其实植物也是如此,有的植物也是有不同的名字的,而且一个地区一个叫法,我们都知道中药材里面多数都是植物,如果我们不了解药材的别名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抓错药无的情况,紫花地丁是中药材,那么紫花地丁的别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