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五行与诗联

五行与诗联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美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中国文化是阴阳五行文化。”五行以五方、五季、五事、五色、五音等,与阴阳系列性地浸渗到民族的科技文化中。阴阳五行以感应论和推论模式相结合建立了经学的方法论,也见诸于艺术、体育之中。

“五行”观念出于原始社会的五星图腾,其后又结合了殷人对“五”的数字崇拜而形成。数字如“地有五方、手有五指,足有五趾”等。最早明确提出“五行”的是《尚书·洪范》篇。西周末年,史伯在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同时,又以“先王以土和金木水火杂,以成五物”(《国语·郑语》)为说。春秋末年,五行相克(相胜)的观念开始出现并流行,如《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记有“火胜金,故弗克”,《左传·哀公九年》记有“水克火,伐姜即可”等。当时已有五行循环相克的看法,所以《孙子兵法·虚实篇》说:“五行无常胜”。降及战国初年,又出现了五行相生的思想。《管子·四时》、《礼记·月令》等篇不但有五行相生之说,而且开始与阴阳结合,构筑一个阴阳五行的思想系统。历代以来,对于五行思想系统的形成,除五星、五材说之外,尚有五历说、五灾害说和五德五性说等。《汉书·艺文志》对五行的定义是:“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五行遂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术数、文化、乃至科技的基始与构架。自战国以后,五行有多家流派,如持生克常胜观念的就有五行灾异派、五德终始派、今文五行派、天文历法派、道家五行派等。持五行无常胜派者,如墨家、兵家;还有五行江湖派,如相术派、风水派、命理派和丹家五行派等等。对江湖派之五行,宋人陆象山予以严厉的批判,他还引证沙随先生程迴的话予以互证(见王士禛《池北偶谈·五行》)。

美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中国文化是阴阳五行文化。”五行以五方、五季、五事、五色、五音等,与阴阳系列性地浸渗到民族的科技文化中。阴阳五行以感应论和推论模式相结合建立了经学的方法论,也见诸于艺术、体育之中。秦始皇二十六年,将周代大武舞更名为五行舞。汉初称文始舞,以后定名为武德舞。在武术上,形意派以擘拳、钻拳、崩拳、炮拳和横拳等基本拳法和五行原理结合,配五脏创立了“五行拳”,又称“形意母拳”。后又衍为五行生克拳、五行连环拳、五行通臂拳及五行八法拳等。

《史记·日者列传》说:“人取义于五行者也。”秦汉时代阴阳五行大兴以后,人们的生活总与五行相联系。《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和《汉书·百官公卿表》都记载,上古有五行之官,春官称木正,夏官称火正,长夏称土正,秋官为金正,冬官称水正。五官“以民师而命以民事”(《汉书》注引应劭说)。明代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五行生克》中,以生克喻家族,说“公孙不相见,子母不相离。”国人取名称字,以五行为偏旁者甚多。明太祖朱元璋,为其子孙命名定一规则,其子孙辈以下,名字中依次依木、火、土、金、水之序循环。其子朱标木旁,其孙建文帝朱允炆火旁,成祖永乐帝朱棣是其四子也木旁,永乐子朱高炽火旁,再下朱瞻基土旁。再下朱祁镇金旁,再下朱见深水旁,再下朱祐樘木旁……

五行既有文字符号,就不乏以文学之用见诸诗和楹联,寄意抒怀、述志自警、讥诮壮物、奇巧谐谑。清代李伯元在《南亭四话》中,记载甲戌状元陆润庠(水旁),连同其前后五个状元之名,偏旁皆适合五行偏旁,另四人是:戊辰状元洪钧(金旁),辛未状元梁耀枢(木旁),丙子状元曹鸿勋(勋的繁体字火旁),丁丑状元王仁堪(土旁),于是有人作联曰:

五科五状元,金木水火土。

后有人对:

四川四等位,公侯伯子男。

四川旧有公侯伯之爵,鲍武襄超始封男爵,又封子爵,以一人而兼两爵,以四人应五爵之封。同书还有五方对五行之联:昔尚书金某在北京造一华屋,时正寇患未平之际,同平章事某公嘲以一上联曰:

火热水深,金司徒大兴土木。

这位金尚书应口而对曰:

南腔北调,中书令什么东西?

盖某公说不好官音京话,时以乡音土语对人,在京城传为噱谈。金尚书以东南西北中,应对金木水火土,可谓天衣无缝,巧不可阶。

桥梁专家茅以升,亲手设计施工,和工程人员多年奋战,钱塘江大桥终于1939年底竣工。当年12月23日,在建成不到三个月的时候,为阻滞日本军队进攻,茅以升忍痛协助炸毁大桥,以悲愤的心情写了《别钱塘》一诗,诗曰:

斗地风云突变色,

炸桥挥泪断通途;

五行缺火真来火,

不复原桥不丈夫。

桥有“钱塘江桥”四字竚书于桥头,四字偏旁为金土水木,故云缺火。茅以升先生的这首《别钱塘》,当是诸五行诗中最翘楚者。

2001年4月23日,我参加《中国中医年鉴》审稿会之后,赴杭州返京,途中路经桐庐红灯乡家園,園区中有一旧式铁匠铺,门前有一楹联曰:

五行金当为首,

三司铁寓其中。

“三司铁寓其中”者,即俗所谓“铁打的衙门”寓意者,由是而对江浙文化底蕴钦佩不已,将此联默记至今。

写到此处,我也以五行生成数简构两联:

金木水火土,四三一二五。

肝心脾肺肾,八七十九六。

两联也可叠合为一首五行诗是也。

猜你喜欢

  • 吃不胖是什么原因

    第一,吃的多,但是就是不长肉,这个可能和体内的火旺有关系,最常见的就是胃火旺,胃火旺不管你吃进来再多的食物,都能被快速的消耗掉,自然吃的多也不会胖。第二,吃得不多,不爱吃饭,吃不下饭,吃一点饭就要考虑是不是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过差。脾虚食物不

  • 小米粥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前两天,有一位患者找到我,说自己有糜烂性胃炎,他听说多吃小米粥就能养胃,就吃了一段时间,但他感觉不仅没有变好,反而症状加重,问我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关于胃食管反流,之前我也说过要少喝小米粥,有人不理解,说小米粥不是养胃的吗?养胃指的是对我们

  • 脾虚的表现和症状,应该怎样调理?

    现在的人吃东西啊,过于丰富,不仅吃的多,而且吃的比较杂,这就对我们的消化系统造成很大的负担,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我们脾胃虚弱,不过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有差异的,所以脾胃问题的类型当然是不尽相同的,那么接下来,就会教会大家如何正确的辨证调理脾胃。中医

  • 吃撑了胃不舒服怎么办

    为什么稍微吃一些食物就觉得撑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胃动力不足所造成,胃动力不足导致吃进去的食物难以消化,一直就停留在咱们这个胃里面,然后造成我们吃一点点东西就会有一种撑胀的感觉,那么该怎么办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三招第一招,不要坐着,要站着,生

  • 看舌苔辨病

    看很多粉丝问我,中医看病为什么要看舌苔呢?舌苔呢究竟能看出什么来呢?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窍,因为脾之外候,舌头通过经络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跟五脏六腑相通,不同的是啊,舌面的区域对应不同的脏腑,舌的中部呢一般是属于脾胃,舌尖主心肺,舌的两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