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专家提醒温度高于37℃最易中暑

专家提醒温度高于37℃最易中暑

从7月3日起的一周内,福州连续有3人因高温引发猝死。高温天气的诸多危害,中暑虽是小病,但有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不得不让我们提高警惕。

上周健康吧刚刚跟大家说了小孩的暑热症,那么成人中暑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南京军区福州总院门诊部主任谷颖成大夫给大家详细地说说吧。

本专题指导医生

谷颖成 主任医师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门诊部主任

最轻的中暑叫热痉挛

谷主任提出,其实中暑是咱们老百姓通俗的说法,现在有科学的说法,叫热综合征。因为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在其他季节,如果在高温工作环境里没防护好,也会有同样的反应。因此,些都属于高热带来的症状。

中暑根据受热的原因不同,有好几种反应,有轻有重。首先,咱们来看看最少见也是最轻的热痉挛。

正常情况下,人体在不停地产生热量,还要把一部分热量散发出去,才能让体内热量达到平衡,我们才能觉得舒服。如果身体发现周围的环境温度很低,就会通过皮肤感触,然后报告给中枢神经,中枢神经马上指挥皮肤和其他器官减少热量散发,免得自己变成冰棍。

同样的道理,如果周围环境很热的话,皮肤作为散热大户,执行中枢神经的指挥,开始挥汗如雨。随着汗液蒸发,很多热量就被带走了。

可是要知道,咱们出的汗并不是白开水,很多微量元素,特别是盐分中的氯、钠成分会跟着汗液大量外逃,所以你会发现衣服前心后背有盐花泛出来。

而这些成分,是血液、细胞液等体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先是从细胞外的体液中溜到汗液里,蒸发掉。当细胞外液中的氯、钠不够蒸发了,身体就拆东墙补西墙,把细胞内液中的成分拉出来,继续蒸发。于是,体内的这些微量元素越来越少,都不足以让细胞正常工作了,就会使人出现痉挛、抽筋的症状。

中暑里比较麻烦的是热衰竭

除了热痉挛,中暑还有其他症状,像热衰竭就是比较麻烦的。人的血管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出现热胀冷缩现象,受到冷刺激,血管会猛然收缩,这就是冬天心血管病人容易心梗的原因。

到了夏天,为了把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靠近皮肤表层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流向体表,尤其是在高温环境更是如此。

别忘了,高温的时候,身体还在不停出汗呢。汗越出越多,血液越来越黏稠,越来越少。就像一小股水,在1厘米粗的管子里流显得很充盈,但是还是这么大小的水流,换根1米粗的管子,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血管也是这个道理,一旦血流量减少,而血管却仍在扩张,就会出现供血不足。先是输回心脏的血液不足,心脏吃亏,再是血压不足输送到各个脏器的血液不够。这就是体内循环衰竭的过程。

这个时候,人已经出现昏迷,如果没有及时降温,采取措施,很有可能休克,出现生命危险。到这种时候,即使抢救回来也常伴有脏器衰竭情况。

热射病最常见也最危险

热射病也叫做日射病,听名字就知道,这种反应有高温还不够,必须有室外的强烈日光照射。

就算没有大量出汗,并且排除掉血管扩张、血流量不足带来的循环衰竭,只要太阳光足够强烈,我们一样会中暑,甚至更加危险。

去年就有一个50多岁的割胶工,刚刚从仓山城门的橡胶厂下班,顶着太阳骑车时中暑休克。在安装有空调的120急救车上,一测体温,居然还有41℃。

这是因为,当我们在异常热情的阳光下行走,并且没有伞、帽子等任何防护措施,阳光就直接照射在皮肤上,首先导致皮肤细胞直接被晒伤。最怕的是当强光持续照射一段时间后,脑细胞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这就好比我们经常见电视上做高温试验,把一个生鸡蛋打破放在马路上煎,不久就会变熟一样。

并且,由于环境温度太高,对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形成抑制,无法正常发出散热的指令;再加上没风无法对流,体内的热量散发得慢,逐渐积聚,也会对体内各器官造成不可逆的热损伤。

热射病是中暑里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太阳照射之初是头晕等不舒服症状,如果不当回事,接下去的脑细胞和体细胞损伤,就会造成生命危险,或者抢救回来成为植物人。

在空调房会中暑是因热量积在体内

谷主任还提到让不少人都惊讶的情况,呆在空调房里也会中暑。这种中暑在中医里称为阴暑,也就是热伤风。

很常见的就是一身大汗进入空调房,或者站到空调出风口吹,使正在排汗的毛孔突然收缩,热量反而积在体内。因为症状和感冒大致相同,所以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也是中暑。跟这个道理差不多的是,很多年轻人打完球,满身大汗地猛灌冰冻饮料,并且用冷水对着头冲凉,也会造成中暑症状。

还要小心的是,原本正在感冒的情况下,人正巧很难受,如果中暑并不一定能意识到危险。如果只是简单处理感冒的话,那也同样会发生危险。

温度>37℃湿度>80%最易中暑

在密闭环境中既高湿又高温,同样会发生中暑。谷大夫说,因为湿度很高,气压比较低,皮肤跟环境的对流很小,汗没办法蒸发掉。没有了蒸发功能,皮肤就无法通过出汗散热,热量就慢慢积聚在身体内部,造成中暑。

既然说到高湿高温环境也能使人中暑,那么什么度数是个槛呢?一般来说,温度在32℃,湿度在60%以下时,属于人体对高温的适应阶段。到了35℃,湿度高于60%,就是容易中暑的临界点。一旦超过人体温度37℃以上,湿度大于80%,就很容易中暑了。本报记者 朱玉 见习记者 黄晗

猜你喜欢

  •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怎么调理

    那么这种肠道的息肉尤其引起我们重视,之前跟大家科普过一句绕口令,说肠息肉一般呢,他不会转化为肠道的恶性肿瘤儿,但是肠道的恶性肿瘤儿多半是由肠息肉发展过来的,所以说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这类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患有肠息肉

  • 湿热久除不去怎么办

    湿热久出不去,五个方法可以帮你把胃,肝,膀胱,大肠,关节的湿热赶去。这个脸上出油爱长痘,早晨起来口苦,一吃饭就肚子胀,胳膊腿上长湿疹,舌质发红,舌苔黄腻,这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湿热。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五个方法,不管是湿热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赶出去

  • 肾阴不足有哪些症状

    中医有一句话叫阴虚则痛,阴液在体内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那阴液不足,压不住阳气,就会产生虚火,虚火灼烧,我们身体就会隐隐疼痛。还有渗出水和体内的阴液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六个部位的疼痛。第一个就是腰痛,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不能温煦腰部的

  • 入睡难疏肝,容易醒调脾,睡不沉补肾!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龙胆泻肝丸能治疗这9种病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