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预防秋季小儿常见病

预防秋季小儿常见病

本报讯 记者张晔 通讯员严小玲报道:立秋后,天气早晚转凉了。在秋季,儿童易发生的疾病有哪些?应采取怎样的措施预防呢?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王晓宁为大家“支招”。

秋季腹泻:秋季,是幼儿易患腹泻的季节,尤其是一周岁以内的婴儿极易感染发病。幼儿一旦发病,常有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等急性症状,每天腹泻可在10次以上,粪便呈蛋花汤状。

预防和治疗:1)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患儿的奶具、玩具、用具等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2)应及时将患儿送医院输液治疗。3)如果患儿的体温高,可采用物理方法降温,不必使用退热药和抗菌素。4)多次少量地给患儿喂些清淡的流质食物,如果有呕吐症状,应暂停喂食,使胃肠充分休息。

儿童哮喘: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有资料表明,在哮喘患者中,60%以上在12岁之前发病,而80%以上又在秋末时节发病或复发。

秋季,由于合适的气温和湿度,室内尘螨大量繁殖,空气中的致敏成分明显增加,哮喘患儿气道内过敏性炎症会由此而加重,使得患儿气道处于十分敏感的高反应状态。由于各种原因,儿童哮喘的症状有时表现得并不典型,一般是以咳嗽为主。患儿在咳嗽前,一般没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烧等表现。

预防措施:1)首先,家长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给小儿增减衣服,夜间盖好被子,防止受凉感冒;2)在秋季的日常生活中,要帮助孩子做一些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3)在气候骤变时,尽早使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由于该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给患儿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应积极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加倍关心体贴,使之情绪稳定,精神愉快。

秋季小儿肺炎:早晚清凉的秋季,小儿最容易患肺炎。小儿肺炎开始像感冒,持续发烧在39℃以上。发烧、咳嗽、气喘是小儿肺炎的三大症状。常见的是细菌性肺炎,起病快、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病毒性肺炎的特点是发病较慢,症状较轻,但病程较长;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长,起病缓慢,病程也长。应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预防措施:因儿童肺炎起病快,儿童一旦发生发烧、咳嗽、气喘等症状,家长要及时带患儿就诊,还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病儿的护理工作。

在由盛夏转秋凉的时节,家长要根据气温、室温及时给孩子调节衣被,不能着凉,也不能捂着,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使孩子安全舒适地度过夏秋转季。

秋季常见传染病:秋季位于夏、冬之间,因此,夏冬季节的传染病都可能在秋季发生。此外,脊髓灰质炎也常在秋季发生。

脊髓灰质炎预防方法:主要是接种疫苗。出生足2个月、3个月、4个月儿童各服一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积极参与各次强化免疫,服食糖丸。

猜你喜欢

  • 肝火旺引发四大危害,如何降火

    首先,就是失眠多梦,为什么会引起失眠多梦呢?是因为肝火扰动心神,中医讲,肝属木,心属火,肝火旺盛的时候,木能生火,就会使心火亢盛,心神就被扰动,就会引起心神不安,从而出现失眠多梦,那同样,肝火也会犯胃,出现脘腹胀痛,肝属木,胃属土,木能克土

  • 为什么脑梗容易在清晨高发?知道能救命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它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强的脑血管疾病,轻则,手脚活动不利,重则,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那么清晨发作脑梗的机制,主要有两点,我今天给大家详细讲一讲。第一,就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它是跟血压的波动有关系,那血液运

  • 高血压的人早上起床牢记三不做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如何判断脾虚还是脾湿?该怎样调理?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经常腰痛与这3个原因有关,教你有效缓解。

    第一个,就是劳累过度,主要是指重体力劳动者,还有久站久立久坐的这些人,通常重体力劳动者,要搬重物,那么这个腰就要吃力,长此以往,就会对这个腰椎,还有周围的肌肉造成损伤,那平时工作的时候,需要带上相应的护具,来保护这个腰部,久坐久立的人应该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