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外耳道疖是怎么回事

外耳道疖是怎么回事

外耳道疖是外耳道毛囊或皮脂腺的化脓性细菌感染,多发生在外耳道外三分之一的软骨部,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好发于夏秋季,病原菌中以葡萄球菌多见。

小儿为什么会患外耳道疖呢?挖耳是最常见的诱因,游泳、医生进行外耳道冲洗、中耳长期流脓及外耳道湿疹等也可诱发本病。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内分泌紊乱及贫血等患儿也易发本病。

外耳道疖有哪些表现呢?临床症状以剧烈耳痛为主,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张口、咀嚼、打哈欠时疼痛加重,是由于下颌关节运动时,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张力增加所致。如疖肿堵塞外耳道可影响听力。婴幼儿外耳道疖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安,伴有体温升高,病儿一般不愿卧于患侧,触碰患耳时可哭闹不止。

检查可见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呈局限性红肿;触痛明显;按压耳前部或牵拉耳廓时疼痛明显加重,这一点可与急性中耳炎的耳痛鉴别。疖肿位于外耳道后壁者,耳后软组织可出现红肿,此时耳廓外突,耳后沟消失,易误诊为急性乳突炎。疖肿成熟后,局部变软,尖端显露黄白色脓点,如自行破溃则流出带血的粘稠脓液。此外,患儿耳前、耳后或耳下淋巴结可肿大并有压痛。

患了外耳道疖怎么治疗呢?疖肿未成熟时,可用细棉条蘸鱼石脂膏置于疖肿处,每日更换1-2次,以促进炎症吸收,并可加用局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促进炎症局限或疖肿成熟的治疗方法。

疖肿自行破溃,疼痛即可消失,经1-2次清洁耳道后可痊愈。疖肿已成熟而未破时可用细棉签蘸30%-50%硝酸银或纯石炭酸烧灼脓头,使其破溃;或顺外耳道长轴方向切开排脓。如疖肿未成熟而进行切开,可使炎症扩散,应加以注意。切开后可置浸有抗生素之纱条或橡皮条引流。

疼痛较剧时可给予镇痛剂;症状较重者应口服或肌注抗生素。

纠正挖耳习惯,游泳、洗头或淋浴后应及时将外耳道拭干可以预防外耳道疖的发生。

猜你喜欢

  • 老年人容易发生癌症的原因有哪些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愈易患癌。一般40岁以上最容易患癌。专家指出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发生癌症之前存在一个时间较大的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马上就会发病,往往要经过15-30年的致癌潜伏期。一般为2

  • 胃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大部份胃癌病人手术切除后仍可继续享受正常生活,一般来说,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胃癌切除术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体重,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等消耗,致使体重下降,还可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在胃癌

  •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的方法是什么,我国是胃癌大国,所以每年都会有数万人因为不同的因素而患上胃癌,又有数万人因治疗方法不当或者是治疗不及时走向死亡。专家说:因为患者年龄、病情、症状等各方面都有不同,所以患者患者不要盲目的用药治疗,一定要辩证施治。

  • 胃癌预防常识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因,每年约80万人新发胃癌、75万人死于胃癌。亚洲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发病人数最多,约占全球胃癌人数的3/4。胃癌是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北方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南方。那么,胃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

  • 胃癌病人饮食

    一般来说胃癌病因饮食的原则是,首先在饮食中要保护胃黏膜,避免辛辣、油煎、生冷等,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其次饮食中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优质的蛋白质和摄入量。胃癌患者在饮食中应该注意少食多餐,如每日分五餐进行。患者可多喝一些酸牛奶,酸牛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