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脾肾阳虚从哪调理最有效?

脾肾阳虚从哪调理最有效?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表现,包括这个大便溏稀肚子疼有些小腹痛,甚至有些患者有恶心,这都是一个整体处于一个虚寒状态的情况,那么我要说的就是脾肾阳虚,并不是单纯的脾肾阳虚,大家知道这个阳气虚,对于这个水液对人体的营养物质的这个运化代谢的功能下降,那么这个时候就会体内出现湿气,这个湿气由于如果脾肾阳虚为主的话,湿气一般都是为寒湿,舌苔比较厚腻,舌苔特别白,而且舌苔比较湿润,舌色儿比较淡,甚至舌体胖大齿痕,那么还有的患者,就会出现这个脾肾阳虚,而且起因出现的是湿热,这种湿热就属于局部的,或者是肝胆,或者是脾胃蕴结有湿热,这种湿热在体内蕴结以后,出现以后就会出现湿热,郁而化热!然后伤阴耗气,又会加重脾肾阳虚,这样的患者虽然有怕冷怕寒的表现,同时这患者还有,比方说心烦,烧心。

有这些类似于假热的一些表现,这样患者在治疗的时候,我们有两点,一种是如何祛湿,寒湿的比较好办,温脾肾,补脾阳,温阳化湿,湿热这个时候既要温补脾肾,又要防止这个温补的时候助湿生热,那么这个时候可能这两个药就需要一个协调,可能先用一些清热化湿的药,主要是解淤退热,补脾肾就放在其次,湿热去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把补脾益肾为主,从而彻底上来去掉这个湿热止血,应该说湿热或者寒湿止血,是不容易去除的,那么最根本的要恢复脾肾的功能,才能彻底去除这个湿热。再一个就是在临床上,是先补脾还是先补肾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体的脏腑功能需要一个平衡,那么中医的脾和肾的关系是土和水的关系,那么如果你补脾补的厉害了,补气旺盛,那么是对肾是有克制作用的,所以说这个补脾和补肾,应该以补肾为主,补脾为辅,补脾不能补的过度,然后来抑制了肾脏的功能,所以说我们常说补脾,其实是一个调节脾胃的功能,就是让大家食欲好,营养吸收好,但是并不能让大家这个吸收营养过盛,过于旺盛,这样的话就会出现肾虚加重。

猜你喜欢

  • 免疫力低,常年小病不断,究竟该如何提高?

    这个免疫力啊,其实不光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黄帝内经》上说的是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你的免疫力充足,外部有的邪气呢,就不可能干扰或者侵袭你,经常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体内的正气不足。尤其指的是一些慢性病。因为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这三大原因导致

    今天跟大家说一说,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主要就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我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么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呢天生可能就是虚弱一些,有些人是因为后天因素,包括房劳过度啊,或者是工作上过于劳累啊,操心

  • 气血不足补好这三点,让我们元气满满

    那么中医来说呢,气和血是人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看一个人呢,有没有精气神啊,主要是看这个气血是否充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气血不足啊,就会导致许多疾病,就会产生许多临床不适的表现,那么我们一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这个补气血的枸杞啊,大枣啊。

  • 左归丸,右归丸到底补什么?千万别用错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出自于《景岳全书》的左归丸和右归丸的异同。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左归丸这首方子主要解决的是真阴亏虚之证,那这首方子是张景岳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那么因为此时的患者是一个真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只是解决了肾阴不足之

  • 丢三落四,健忘四种病机导致,中医对症治疗

    那么健忘与生性迟钝,天资不足还是有不同的。历代医家认为健忘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那么形成健忘的病机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块儿分享一下健忘常见的几种病机。首先就是我们这儿说的心脾不足了。心脾不足我们常见的就是失眠,健忘,心悸,怔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