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防治肾结石的九点建议

防治肾结石的九点建议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疾病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在患病因素中,“吃”尤为重要,即“病从口入”。不仅吃了不卫生的食品会生病,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疾病。以下是防治肾结石的饮食建议,希望能助肾结石患者解开结石这个“结”。

多饮白开水

如每天能增加50%的尿量,就可使肾结石发病率下降86%。清晨起来一杯水、晚上睡前一杯水、日间也要均匀地多喝水。若天热出汗多时,还要适当再增加喝白开水的量,普通人要使排尿量保持在一日(24小时)内有2000毫升左右,肾结石患者最好使每日(24小时)的排尿量保持在3000毫升左右。

合理补钙,尤其是通过饮食补钙

因为肾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一些肾结石患者便谈“钙”色变。其实不然,有研究表明,肾结石患者合理地补钙,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能够减少肾结石的形成。为什么肾结石患者要补钙?目前医学界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解释:第一,钙能与胃肠道中蔬菜含有的草酸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随粪便排出体外,减少了草酸被肠胃吸收和经肾脏排出体外的几率,因此也就减少了结石形成的几率。第二,日本学者提出“酸碱平衡学说”,即血液和组织中的PH值小于7,呈酸性时,结石容易形成;PH值大于7,呈碱性时,结石容易被抑制。而钙影响着酸碱平衡,缺钙时血液偏酸性,易形成结石;合理补钙,血液偏碱性,这样反而不利于结石形成。

肾结石患者平时应多吃含钙多的食物,食物性钙不但吸收率高而且结构疏松,不易形成结晶。但是要防止钙制剂及维生素D的过量服用。这是因为,过量服用钙制剂易引发高钙尿症而导致肾结石。

鱼肝油不宜多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液与尿液中的钙增加时(尤其是骤然增加时)最容易形成肾结石,而使血钙增加的原因之一是体内维生素D的增加,鱼肝油中就含有大量的维生素D。

少吃糖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错误地认为肾结石的祸根是钙,实际上,真正的元凶是糖。摄取较高糖分会增加患肾结石的危险,研究表明,高糖食品的摄入可以使得年轻女性患肾结石的机会增加30%。

少吃草酸含量高的食物

含草酸高的食物有番茄、菠菜、芹菜、草莓、甜菜、巧克力等,过高的草酸摄入是导致肾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

少吃豆制品

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经研究认为,豆类食物中的草酸能与肾脏中的钙融合形成结石。

睡前不宜喝牛奶

一般保健专家、医生都主张睡眠不好的人睡前喝杯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色氨酸,有助于睡眠。但由于饮牛奶后的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泄的高峰期,此时人处于睡眠状态,在尿液浓缩的情况下钙通过肾脏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加,易形成结石。因此,患肾结石者如饮牛奶,最好在白天或睡前4~5小时饮用。

多吃黑木耳

据有关资料报道,黑木耳有化石和排石作用,黑木耳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结石剥脱分化溶解,最后排出体外。

少喝啤酒

有些结石患者错误地认为啤酒能利尿,多喝啤酒能防结石、排结石,其实不然。啤酒中含有较多的草酸钙和乌苷酸,这两种物质均可形成尿结石。

猜你喜欢

  • 荨麻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荨麻疹常见的症状主要就是风团和瘙痒,所说的风团是什么呢?是这个皮肤啊,成片的凸起,这个摸的时候会明显感到这个皮肤局部出现了凸起,甚至是很厚的一层,伴随着瘙痒哪儿痒,一挠出现成片的风团,非常痒,甚至痒的这个睡不着觉,痒的钻心。荨麻疹这个疾病,

  • 肚子响,胀气,还放屁,是怎么回事

    这个肚子咕咕响,总排气多是怎么回事儿呢?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肚子总咕噜响?为什么排气还多呢?其实不管是胃还是肠出现这种咕咕声呢,其实就是一种气过水声,或者是通过那种比较稀的食物或者分辨的时候产生的这个声音。中医认为呢,它主要是有两个原因,第

  • 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心脏供血不足有哪些表现,心脏供血不足呢,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状态,它主要的表现呢是胸闷,胸疼,呈阵发性,通常会在劳累啊,情绪激动啊,寒冷啊之后诱发,那么中医呢,通常把这类疾病呢,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

  • 不吃晚饭到底对身体好不好

    第一,就是不吃晚饭会导致什么呢?胃酸分泌增多,损伤胃粘膜,损伤胃粘膜之后啊,这个胃口啊就更不好了,就更不爱吃饭了,这样就瘦得更快,因为人体有这个生理周期,这个胃液也有它分泌的规律,你即便不吃饭,到了晚饭这个时间胃酸也会分泌,胃酸的酸度是很高

  • 喉咙干痛 咽口水都痛怎么办

    这个喉咙干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情况。咽痛喉咙干痛不仅仅是在冬春季易发生,那么在夏秋季也同样,因为夏季火热之邪旺盛,火热上炎,首先就会侵袭咽喉,鼻腔等等这样的部位,那所以今天我讲四个小妙招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