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人参的鉴别

人参的鉴别

野山人参和园参的特征鉴别

一、芦:极大多数的山参均是圆芦,因年龄越久,上部芦碗逐渐消失,而形成圆柱状,因而称为圆芦,芦体节紧,上部四面密生天然长成的芦碗(珠结),碗的过缘扎楞,形如马牙,因名马牙芦,很少有生长竹芦和线芦。人工栽植的圆参多数无圆芦,大部是在芦的一面或两面生碗的亦少。

二、芋:山参之芋多为枣核形,顺生上垂,不向上伸,如生两枝以上者则互生。圆参的边芋多是上粗下细,状如参腿,不向下垂,而向上或旁伸。

三、体:山参之体多菱角状的短横体。即是顺长体亦多为上粗下细之灵体。但笨体极少。园参多顺长体,有短横体者亦显呆笨。

四、纹:册参之纹细而且深,尤在肩部更显密紧,而多呈螺旋状。园参纹一般疏而且浅,(多年老种参)则全多生粗横纹,但其纹多断而不续。

五、皮:山参皮而结,光而不粗。园参外皮粗松而嫩,池底的参的外皮更显粗糙。

六、腿:山参之腿仅生1-2条,三条者很少,其腿上粗下细,比较均匀。圆参生腿较多或粗或细,上下粗细不均匀,两腿并生一处,且大长腿或短粗腿。

七、山参之须有明显的小疙瘩、俗称"珍珠顶",是山参特征之一。并因生长年久,纤维紧柔不易折断,口嚼如麻不易碎断。园参之须短而嫩脆,多丛生如刷帚状,年久老参亦生有疙瘩,但不明显。总之野山人参,因其自然生长于山岭,每枝形重不同,因而鉴别方法难定标准,根根以上七点逐一参考,才能加以鉴定。

野山人参和园参鉴别歌诀 细芦下圆上马牙,锦纹深顺序不杂,体似菱角两枝腿,须特珍珠小疙瘩,皮细结实光不糙,参芋顺生下垂扎,参质纤维难折断,咀嚼不碎乱如麻。园参鉴别歌 园参芦碗两面生,垂须上粗向旁伸,体形长顺显呆笨,纹理断续线不深,外皮粗糙松而嫩,须短而脆无珍珠。西参质地坚实重,断面明显菊花心。朝鲜参芦二批头,断面坚实色棕红。

伪充人参四种简介 多年以来所发现的以假充真的人参四种骗人非浅,为了辨别真伪实 际情况误伤人特分析如下供作参考:

一 华山人参手指形,久服青光眼致生。

二 土参木芦无疗效,化验实际无成份。

三 准参顶陷无横纹,口尝味与薯干同。

四 商陆误作人参服,服后中毒伤害人。

人参芦为什么催吐 人参供药用的为根和叶,在根茎中间的参芦含大量的草酸钙成分,能与胃中的盐酸相遇生成草酸,草酸有催吐作用,能使人恶心呕吐,因此人参在调剂时必须去掉芦头。但古书中未说明确,仅在瓜蒂散中虚者参芦一味句。

人参的鉴别

新鲜的人参的品种十分繁多,而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商品人参更是琳琅满目,色彩各异。如何鉴别各种商品人参质量的高低优劣,是一门学问,是可以学会的。简单扼要地掌握一些人参鉴别常识,有助于我们选择人参时避免上当受骗。一般来说,挑选人参应当从色泽、长短、质地和气味等几个方面进行识别。

1.高丽参

高丽红参,形态性状为参体颇为饱满,长约5~10厘米,直径1~2厘米,顶端平宽,上面连接两叉状的双马蹄芦头或单芦头,单芦头的称“独碗芦”。参体因加工包装,压成方形,与芦头连接处不凹陷,下端呈扁形,有数条明显的纵棱,表面为棕红色或黄棕色,质地坚实,断面平滑光亮,气味浓香,味微苦而回甜。高丽白参表面呈黄白色或浅棕色,质地较高丽红参显得松软,断面有圆心,香气略淡,味微酸。

2.国产园参

其形态性状表现为主根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根茎长2~6厘米,直径为0.5~1.5厘米,有稀疏的碗状茎痕及一至数条不定根。支根2~6条,末端多有分歧,且有许多细长的须状根,其上生有细小疣状突起,俗称珍珠点。园参经过加工炮制,才能应用于临床。常用的国产商品园参,具体鉴别方法大致如下:

(1) 红参:主根多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度在5~20厘米左右,直径0.7~2厘米。表面为棕红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有纵皱纹,环纹不很明显,有支根的痕迹,顶端有根茎(芦头),长1~4厘米,呈土黄色,上有碗状茎突痕4~6个。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棕红色,中有浅色圆心。气香,品味时初起微苦,继而回甜

(2) 边条参:性状与红参相似,一般以身长径圆,根茎和支根较长为特点。

(3) 糖参:主根长3.5~12厘米,直径0.6~2厘米。表面为淡黄色,上端有较多的断续环纹,遍体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细根痕迹。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有时韧皮部附近有淡黄色圈,中心部常有放射状裂隙。气微香,口感味甘甜而微苦。

(4) 白人参:性状与糖参相仿,形体较好,和野山参相似,但多为顺直体,根茎较红参长,须根分散,短而且脆。

(5) 生晒参:主根长3~10厘米,直径0.3~2厘米。表面灰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尽,而仅留有痕迹。质脆,体轻,断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气清香,味苦而甘。有完整的根茎及须根者,称为“全须生晒参”。

(6) 白干参:主根的表皮都已被除去,体表呈淡黄色,或者类似白色,上端横纹不明显,但可以看见浅纵纹及支根的痕迹。其它性状和生晒参近似。

(7) 掐皮参:主根长5~12厘米,直径为1.2~2.5厘米,表面呈淡黄色,上端环纹不很明显,但能看到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支根浅棕色,支根与须根用细线扎成牛尾巴形状。断面为白色。气香,味甘微苦。

(8) 大力参:主根长5~15厘米,表面为淡黄色,呈半透明状。有明显的纵纹,上端有棕色横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质地硬而脆,断面平坦,透明角质状。气香而味苦。

猜你喜欢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