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孙思邈用心修养医德

孙思邈用心修养医德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多次拒绝隋唐两代帝王要其为御医的聘请,长期在民间行医,深受人民赞誉,人称“药王菩萨”。他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主张医术要“精”,医德要“诚”。著《大医精诚》一文置《备急千金要方》卷首,用心良苦,是学医之人必修课,被世人誉为“医德法典”。文中用“心”九处之多,指明了如何立志为医,为名医,为大医。

“用心精微”,立志为医:“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不得有“至粗至浅之思”,必须“用心精微”,“博及医源,精勤不倦”。

“恻隐之心”,博爱为民:“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贫贱富贵,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博爱治病。

“深心凄怆”,体恤病人:“一人向隅,满堂不乐,病人苦楚,不离斯须。”不要“偶然治差一病”或小病见效则“自逞俊快,邀射名誉”。要深心凄怆,体恤病人。

“一心赴救”,勿避困难:对待危急重症,“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而“一心赴救”,“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要不畏艰险,勿避困难。

“形迹之心”,万不可有:大医之体,“望之俨然,不皎不昧”,询问病情,“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或“道说是非,议论人物”。形迹之心,万不可有。

“蒂芥之心”,切勿存留:对“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要不怕脏臭,体恤怜悯病人,“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

“至意深心”,精准治病:“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查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精益求精,否则会“望其生”,实“见其死”。

“专心经略财物”,人神共愤(耻):对待同行要医术相长,“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自“谓天下无双”。以医谋私,贬低自己的形象。

“救苦之心”,成就大医:医技平庸者会草菅人命,庸医杀人。医技精湛、高深,但医德修养差,人格低下,品德恶劣,那就会像“狂人持刀”遗害病人。若能按照《大医精诚》用心修养,“救苦之心”常存,不是“大医”,也是“名医”。

猜你喜欢

  • 肝不好有这5种表现,一招教你养肝调肝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

  • 分享补阴又补阳的两味药

    我们今天分享两种啊。中药代茶饮,阴调理阴阳,延年益寿。我们黄帝内经里边说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呀。如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不休息,还暴饮暴食,不积极运动,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我们身体阳气引起的不平衡,那么就出现了现代人的亚健

  • 教你一个健脾保命方补脾健胃

    我们中医讲啊,脾胃为后天之本,我们身体所有的营养和能量都靠我们的脾胃消化,如果消化功能好,我们身体不至于虚弱,这也是《黄帝内经》里面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死亡。医生仲景呢,他在东汉末年行医的时候啊,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表现,他肚子疼,他发冷,浑

  • 鼻塞不通气,憋的头昏脑胀,中医教你疏通鼻窍

    这位患者他同时患有这种过敏性鼻炎,还有鼻窦炎,这两种鼻腔的一个疾病,大家来看一下他的临床表现。他所表现的就是鼻塞,这是非常严重的,而且我告诉大家,这种鼻塞影响生活,平时说话的声音他都改变了,睡眠的时候鼻子不通气儿,总得张嘴呼吸,你会发现口舌

  • 女性尿频尿急尿痛怎么办

    我之前讲过,这类问题其实就是慢性的泌尿系统感染,它所伴有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每个这样的患者来找到我的时候,都是比较顽固型的,尿频、尿急、尿痛,而且时间都比较长,都得是一年往上的怎么治疗都是反反复复发作,只要一招点儿凉,一上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