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秋季腹泻治疗与调理

秋季腹泻治疗与调理

秋季常见腹泻类疾病主要有两大类,即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食物中毒。前者指由各种细菌(如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性肠炎等)、病毒(如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等)、寄生虫(如兰氏贾弟鞭毛虫、隐孢子虫等)感染引起的一组急性传染病;后者则由于食入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如副溶血性弧菌的溶血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蜡样芽孢杆菌的肠毒素等,发病急,易集体发病。

上述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从水样便到脓血便多种多样,同时常伴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中毒性脑炎等。

现在许多家庭都自备有例如黄连素、痢特灵、氟哌酸等药物,把它们看作是治疗各种腹泻的灵丹妙药,只要是发生腹泻就自行服用。这些药物对一些类型的腹泻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对有些类型(例如由病毒引起)的腹泻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药物

不良反应

。痢特灵和黄连素常发生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多发性神经炎、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皮炎毒副反应;青少年大量服用氟哌酸等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发育有影响。因此,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针对腹泻的处理,除了注意休息和给予必要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调理得当可使症状迅速减轻,也可使体力迅速恢复,健康状况好转。

在饮食调理上,要富于营养而又起到治疗作用为原则,要限制粗糙纤维食物与强刺激性食品,以保护肠黏膜和肠道功能。因此,患者应吃些流质饮食,如米汤、稍浓茶水、柠檬茶,有条件的可饮酸牛奶,因酸奶较有营养,又可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生长,同时也有收敛作用。其他如藕粉、果汁、果汁胶冻、苹果泥、软面片、菜汤、蛋汤等,这些食物脂肪含量低,且易于消化吸收。

对于易发秋季腹泻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服下列几种健脾化湿清肠类滋补药膳予以预防:

炒麦粉:小麦粉250克,炒至焦黄。每次服2匙,用沸水冲调,少加白糖调味。

薏苡仁粥:薏苡仁30克,粳米30克,加水煮粥。每日分2次服食。

荔枝粥:荔枝干5~7枚(去核),山药15克,莲肉5~7枚,粳米30克。

苹果蒸食:苹果1只,切成片状,放入碗中加盖,隔水蒸熟。功能为和脾生津,涩肠止泻。

栗肉糊:栗子肉7~10枚,捣烂,加水煮糊,加白糖调味。功能为养胃健脾。

山药扁豆粥:山药、白扁豆各15克,粳米30克,加水煮粥,少加白糖调味。或以金樱子15克,水煎取汁,加粳米30克、山药30克煮粥,收敛止泻之功更佳。

乌梅粥:取乌梅10枚,水煎取汁,加粳米60克煮粥,少加冰糖调味。久泻不止的小儿可用。

胡萝卜饮:胡萝卜30克,加水煮30分钟,加红糖、白糖各5克调味。可作辅助疗法。

参苓粥:党参10克,茯苓12克,生姜3片,加水煎取汁,加粳米30克煮粥。以腹泻属于虚寒的小儿为宜。

术枣饼:取生白术250克,洗净,干燥,研成细末,焙熟。大枣250克,洗净,煮熟,去核,捣烂如泥。将大枣泥与白术末混合,制成小饼,烘干后食用。每次3~5个,每日2次,用淮山药煎汤送服。

猜你喜欢

  • 甲亢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久咳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3)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滋肾解毒汤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

  • 沙参麦冬饮治剥脱性皮炎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

  • 低血糖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