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子宫脱垂中医诊疗技术

子宫脱垂中医诊疗技术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称子宫脱垂。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脱垂。中医称本病为“阴挺”。

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带脉提摄无力。

气虚:素体虚弱,中气不足;产程过长,或分娩时用力太过,或产后过早操劳持重,或久咳不愈,或便秘努责,损伤中气。中气下陷,冲任带脉失于固摄,以致子宫下垂。

肾虚: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或年老体弱,肾气亏虚,冲任不固,带脉弛纵,以致子宫下垂。

治疗应根据“虚者补之,陷者举之,脱者固之”的原则,以益气升提,补肾固脱为主。

辨证论治

1.气虚

[证候]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劳则加剧,小腹下坠,神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胃纳不佳,小便频数,或带下量多;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补益中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主要药物: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续断、金樱子、杜仲。

腰酸明显,加杜仲、川断;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者,加山药、芡实、茯苓、桑螵蛸。

2.肾虚

[证候]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日久不愈,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小腹下坠,带下清稀;舌质淡,苔薄,脉沉弱。

[治法]补肾固脱,益气升提。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

主要药物:人参、山药、熟地黄、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黄芪。

若带下增多、色白质稀者,加金樱子、芡实、牡蛎。

若子宫脱出日久,表面红肿疼痛,甚或溃疡渗液,色黄秽臭,舌略红,苔黄腻,脉弦数,予以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龙胆草、山栀子、黄芩、车前子、通草、泽泻、生地黄、当归、柴胡、甘草、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加减,以清热利湿。

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每日两次,口服,适用于气虚型子宫脱垂。

五子补肾丸:每次6克,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肾虚失固所致的子宫脱垂。

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两次,口服,适用于兼加湿热所致的子宫脱垂。

经验方

1.益气升提汤

[药物组成]生黄芪30克,党参15克,升麻4.5克,白术12克,益母草24克,枳壳12克,地骨皮4.5克,石榴皮4.5克。

[适应证]脾虚气陷之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水煎分服,每日一剂。

2.升宫汤

[药物组成]党参50克,白术、茯苓、乌梅、金樱子、桑寄生各10克,炙甘草、柴胡、升麻、制附片各5克,黄芪15克,当归30克,杜仲15克。

[适应证]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小腹下坠,腰脊酸痛,神疲乏力等证。

[用法用量]水煎分服,每日一剂。

适宜技术

1.熏洗法

(1)祛湿固脱方:麻黄6克,炒枳壳12克,透骨草9克,五倍子9克,小茴香6克。布包,温水浸泡15分钟后,煎数沸。趁热先熏后洗,然后将子宫脱出部分轻轻还纳,卧床休息。

子宫脱垂较重者,加桑寄生、升麻、金樱子;因摩擦破溃有分泌物者,加桑螵蛸、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兼见白带,阴痒者,加蛇床子、马鞭草、枯矾、清半夏、刺猬皮之类药。另可用五倍子、石榴皮、生枳壳、露蜂房,配以坐药纳入阴中。

(2)金银花30克,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蛇床子30克,黄连6克,苦参15克,黄柏10克,枯矾10克。煎水熏蒸,稍凉后坐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1~2次。适用于子宫脱出,伴黄水淋淋、湿热下注者。

2.外敷法

(1)杜仲、枳壳、蓖麻子(去壳)各30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散适量,以食醋调和成膏状,贴敷脐中,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2)处方:升麻、黄芪、柴胡、党参各10克,枳壳15克,麝香0.3克。以上方药除麝香另研外,余药共研细末,以食醋调和成膏状,备用。治疗时嘱病人平卧于床上,取麝香0.15克,纳入脐中,再用药膏贴敷其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3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针灸法

(1)体针

主穴为:①维胞穴(关元旁开6寸),进针后大幅度捻转,病人即有子宫收缩感;②子宫穴(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中点向内一横指),进针后向耻骨联合方向深刺,深度以病人感到阴部发酸上抽感为止;③三阴交。

配穴为长强、百会、阴陵泉。若有膀胱膨出者,可针刺关元透曲骨,或横刺横骨;直肠膨出者,可针刺提肛肌穴,有往上抽动感为度。

气虚下降,取气海、曲骨、维胞、子宫、足三里、中极穴;肾虚下脱,取关元、子宫、维胞、肾俞、三阴交穴;肝经湿热取中极、子宫、带脉、大敦、阴陵泉穴。虚证用补法或加温针,实证用泻法。

(2)耳针:取子宫、交感、脾、肾、外生殖器穴,埋针或用磁珠贴,每日按压数次。

(3)艾灸:取百会、足三里、气海、长强穴,隔姜灸或温针灸。

4.体操疗法

(1)夹臀分脚运动:直体仰卧,两脚尖向左右两侧分开,同时两侧臀部夹紧,同时提肛10秒,然后还原,共6次。

(2)提肛运动:仰卧,两手托住腰部,两膝弯曲,撑床,髋部向上挺起,同时提肛10秒钟后还原,共做6次。

猜你喜欢

  • 为什么有的人到夏季也会出现怕冷的症状?

    大大家都知道我如果我们冬天怕冷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夏天也怕冷呢?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今天呢,就看了一个患者,就是特别怕冷怕风,然后夏天也要穿上棉服,那么现在又要到夏天了,其实有些人呢

  • 患者胃痛症状日久有下坠感,伴有肠鸣腹泻,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女性患者,44岁,胃疼这个毛病很多年了,有时候隐隐作痛,有点还有呕吐,有时候反酸,饮食也下不去,觉得胸脘部就是比较胀闷,腹中有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她自己感觉就像打雷那么响,大便有稀溏的,每天呢有三四次,然后身体还是比较消瘦,气短愿意

  • 一虚就吃六味地黄丸?分清是哪种虚很重要!

    关于中医药这个应用这块儿啊,我建议大家还是用中医辨证更精确一些,我不建议大家随便就去吃这个六味地黄丸。那么中医讲究这个辩证啊,虽然它是一种宏观医学,但是辨证施治这块儿,通过这个辩证呢,更精准一些,不光有利于用药的疗效,有利于就是辨清患者的体

  • 胃脘部灼热胀痛是什么原因

    今天讲这个患者是李女士,61岁,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脘灼热胀痛有四年了,近一个礼拜是比较加重,她有这个胃脘部灼热胀痛,然后还有这个胸部一个痞满,觉得胸闷,类似于胸闷的感觉,还有点恶心有干呕,有反酸。那么胃镜检查呢,她就是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期

  • 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千万不能忽视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