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莴苣白粉病

莴苣白粉病

莴苣白粉病

莴苣

学名

Lactuce indica L.属菊科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分布全国各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两面生白色粉状霉斑,扩展后形成浅灰白色粉状霉层平铺在叶面上,条件适宜时,彼此连成一片,致整叶面布满白色粉状物,似铺上一层薄薄的白粉。该病多从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后赂上部叶片蔓延,整个叶片呈现白偻,致叶片黄化或枯萎。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即病原菌闭囊壳。

病原

Sphaerotheca fusca(Fr.)Blum.称棕丝单囊壳,异名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称单囊壳,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Sphaerotheca fusca 子囊果生在叶柄、茎、花萼上时为稀聚生,褐色至暗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0-95μm,具3-7根附属丝,着生在子囊果下面,长为子囊果直径的0.8—3倍,具隔膜0一6个,内含1个子囊;子囊椭圆形或卵形,少数具短柄,大小50一95×50一70(μm),内含8个或6—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或近球形,大小15—20×12.5—15(μm)。此外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也可侵染莴苣。越冬。翌春5—6月,以闭囊壳越冬的放射出子囊孢子;以菌丝在被害株上越冬的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落到叶面上的分生孢子遇有适宜条件,孢子发芽产生侵染丝从表皮侵入,在表皮内长出吸胞吸取营养。叶面上葡匐着的菌丝体在寄主外表皮上不断扩展,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分生孢子在10一30℃均可萌发,20一25℃最适。生产上遇有16—24℃,相对湿度高易发病。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或氮肥偏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0%施宝灵胶悬剂10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或水溶性粉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L,隔10一20天1次,防治l一2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猜你喜欢

  • 糖尿病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很多人质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大家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其实在很多中医古籍中都已经有记载。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呢,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早期的表现呢,主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到了糖尿病肾病的阶段,常常会

  • 咽喉疼痛吞咽口水疼,怎么办?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

  • 夏季养生-艾灸“足三里”

    【外台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 眼暗,意思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以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老现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血

  • 为什么把脉能知道身体状况

    中医看病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病就看出来了。这三个小指头说把脉,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三个指头是肺、脾、命。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叫把脉。电影里面说,弄

  • 听老中医说失眠

    人生平均寿命75,25年都在床上,人群里边包括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失眠呢?实际上这个数字挺很可很可怕的,几乎每三个成年人,两个人都失眠,所以睡眠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每天24小时睡觉是八个小时,就1/3在睡觉,所以睡眠太重要了,所以睡眠很重要,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