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终究只是一种治疗手段

中医终究只是一种治疗手段

关于中医存废的争论此起彼伏,从来就没有中断过。5月12日,全球500多位中医药代表齐聚广州,力挺中医药并首度发表共同宣言——《中医药发展宣言》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废弃、排斥、歧视中医药的言行,反对盲目“西化”,可能又会引发新一轮的争论。

我非专业人士,无力从专业角度判断中医的优劣。然而,局外人如我,却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争论往往偏离了正常轨道。与西医一样,中医终究只是一种治疗手段,争论之焦点,本来应该是它是否能真正治病救人,刻意强调其为“国粹”,完全寄希望于通过激发公众心中相对狭獈的护国心来维持中医的神圣地位是特别不负责任的。实际上,肯定一方往往将争论导引于一点,即争论者是否爱国,似乎爱国的标志就是必须接受中医、迷信中医,否则就是数典忘祖,就是大逆不道,是为不讲道理。

中医现状之尴尬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从曾经在中国一统天下到仅仅做为事实性的辅助医疗手段存在,根本无法与西医分庭抗礼,相当部分公众的选择意向已经不言自明。而中医之所以能曾经一统天下,本来与彼时的中国人没有选择机会有关。

实话实说,我个人并不太相信中医,然而我一样希望中医能有所发展,不为别的,只为在自己或者家人遭遇病痛时能有多一种可供选择的可靠的治疗手段。但中医要让我相信,就必须让我看到足以令人信服的鉴验数据,证明中医药理的合理性,证明相关配方的疗效,并能让经过鉴验的药理与相关配方在科学框架内流传,而不是任由从业者根据个人经验随意更改。中医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其一在于现实疗效并不如人意,其二就在于好不知好在哪里,坏不明坏在何处,搞得神神秘秘莫名其妙,自然让人敬而远之。不客气地说,中医还能维持今天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正是靠了人们的盲目,所谓“西医治标,中医才治本”,许多人都这样说,但究竟何为标,何为本?几个人能说清楚?只是一种惯性说法而已。

医学就是医学,只应该划分为科学规范的医学与不科学不规范的医学,而不是按地域分为中医、西医。真正的、科学规范的医学应该造福于所有人,应该被所有人接受,而假的、不科学规范的的医学就应该被废除,无论这医学是否源出本国。

纵然一定要按地域划分为中医、西医,中医是一种治疗手段,西医也是一种治疗手段,真正为公众的生命安全负责,就应该以同等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它们,所以,我个人不赞成通过法律或行政方式特别保护中医。如果仅仅因为是中医就大开绿灯,甚至可以说是对公众生命安全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一样的保护政策,应该给予所有真正的、科学规范的、能有益于患者的医学!如果中医真正是科学的,是可以被规范的,它就一定会在竟争中生存下来,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它才是真正帮了它。如果采用严格的标准就会扼杀中医,那也只能怪中医自己不争气、不科学。要知道,病魔畏惧的只是真正的、科学的医学,病魔肯定不会因为是中医就特别给面子,明明药不对症也会败下阵去。

猜你喜欢

  • 晨起口臭伴有反酸烧心,中医帮你祛除病根

    这个患者是一个严女士, 43岁,主诉啊就是这个口臭伴胃脘疼痛有三个月,这个患者三个月前,就自己感觉这个口臭是不可接受的,常常这个贪食辛辣食物,所以说口臭又会加重。伴有这个胃脘的有一个隐痛,还有胀闷不适,平时脾气比较大,容易急躁易怒,还有感觉

  • 嗓子有异物感还在当咽炎治?千万别再陷入误区!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一类患者,就是感觉嗓子里有东西,咳嗽咳不出来,一般呢都当咽炎治了好多年。比方说临床见到一些患者是老师用嗓子讲话比较多,呃,讲得多的时候会感觉声音嘶哑,然后嗓子也比较累啊,气力也不足。到耳鼻喉科去看,那么这个咽部啊,有这个充

  • 伤害胃黏膜的5大因素,及时预防及时治疗!

    我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我们胃的内壁上面的一层皮,那么这层皮呢,它有一定的厚度,这个皮呢,它不是完全平整的,那么今天我就跟大家来仔细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用的人。那么刚才我说的胃黏膜,它是一层皮,并不是光滑的,虽然表面看

  • 脾虚湿盛,远离这五点,中医帮你赶走湿气一身轻松!

    在临床上现在这个湿气重的病人啊,还是非常多见的,那么湿气呢,也有很多种情况,比如说湿气蕴结在肝胆的,那么有的呢,就是湿气蕴结在皮肤的啊,像湿疹等,还有一些呢,就是在经络里,比方说关节炎呐,风湿这一类的,那么在脾胃呢,会有哪些表现呢?我今天啊

  • 胃息肉与肠息肉常见于哪些人群?中医教你如何预防

    那么现在这种息肉的病人特别多啊,比方说常见的胃息肉,肠息肉,还有胆囊息肉。其实息肉呢就是身体上多长出了一块肉,多出来这块肉啊,有一些是有癌变风险的,所以呢,对于一些腺瘤型的,尤其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今天跟大家说一下呢,尤其是哪一类人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