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针刺疖肿方

针刺疖肿方

组成:大椎,毫针进针1寸;灵台,毫针进针0.8寸;曲池,毫针进针1.2寸;委中,毫针进针1.2寸;血海,毫针进针1.2寸。

功能: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散结。

主治:疖肿、毛囊炎、丹毒、带状疱疹、结节性红斑、湿疹。

用法:每日针刺1次,得气后施行泻法操作,留针20~30分钟,期间重复手法1~2次。

方解:湿热之邪逗留脏腑,内不得疏泄,为病之本;蕴伏肌肤之外不得透达,是为病之标。本方主取督脉,可振奋诸阳经气,鼓动、调节全身之气血,有助泄邪之力,达强壮补虚之功。大椎穴属督脉经穴,能散阳邪,解里热,具有清热泻火、疏风散表之功,主治热病、疖肿、疔毒等外科、皮肤病证。灵台亦为督脉经穴,能疏通诸阳经气,清泄火邪,故清蕴热、消结肿之功卓著,为治疗疮疡疖肿之要穴,钩针刺络拔罐,更能引邪外出。曲池穴能升能降,可清热利湿、疏风解表、调和营卫,是治疗丹毒、瘾疹、瘰疬和疮疖的重要穴位。委中善治血证,可清热凉血、消肿散结,主治疖肿疮毒、发背、丹毒等病,是作者常用的经验穴。据现代研究:针刺实验性细菌性腹膜炎家兔的“委中”穴,可使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病灶区腹膜粘连减轻,炎性细胞渗出减少或停止,细胞培养转阴时间明显提前,足见本穴具有明显的抗病、抗炎作用。血海属足太阴脾经穴,是理血的要穴,善清血分蕴热,有凉血、活血、清利湿热之功。

临床应用:凡有身热恶寒、全身违和者,当深刺大椎、曲池穴,行重泻手法,大椎穴处施行火罐连续扣拔法,然后静置留罐15分钟;委中穴改用钩针刺络放血。毛囊炎、疖肿、疮疡则施钩针局部刺络,重扣出血,施予火罐作连续扣拔,然后静置留罐;带状疱疹加施钩针行散刺法并作“围刺”,灶区局部艾条熨灸10~20分钟;丹毒、结节性红斑、湿疹可加配阴陵泉或三阴交等俞穴,并施行“透天凉”手法;凡疼痛剧烈者可加配外关、“四关”等穴。

注意事项:保持患处清洁,避免过度劳累,心情愉悦,并忌食鱼腥、生冷、厚味及辛辣煎炸之品。

杨楣良,男,汉族,1933年生,浙江杭州市人。1947年起师从浙江名医张硕甫、马雨荪。1951年毕业于中央卫生部高级针灸师资班,后又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教授和姜揖君教授。

现为浙江名医馆馆员、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中医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委员、浙江省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委、浙江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全国五百名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

临床、科研、教学近50年,励精磨砺,勤求古训,提出诊治勿忘整体,医疗应探源求本,重视经络、脏腑、气血辨证,临床明析标本虚实,施术注重“治神”。

临床擅长诊治内科疑难杂病、脾胃病、心脑神志病证、痛证,尤其对慢性胃肠道疾病、性功能障碍、网球肘、骨质增生等有独到之处。首创“杨氏钩针”及“钩针疗法”,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微电脑多功能灸疗仪”和“NL-90人体肘部扭力测力仪”,“杨氏钩针”获国家发明专利。几年来获省、厅局级科研成果奖5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参编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研项目有“经络的计算机三维模拟研究”。

猜你喜欢

  • 中药太苦可以加糖吗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药引子起什么作用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手脚冰凉吃什么食物调理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有湿气的几种症状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

  • 空腹吃水果有什么危害

    空腹吃水果伤胃?很多家长不让孩子空腹吃水果,感觉空腹吃水果会伤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水果容易消化,而且含有的果糖基本都偏中性,空腹吃也不会伤胃。但是要注意,空腹吃水果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凉的,这样可能会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