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火性炎热易伤阴

火性炎热易伤阴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风、寒、暑、湿、燥、火”,中医称其为“六气”。“六气”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于人体是无害的。但是,当这六种气候发生过度或不足的变化时,六气即为导致疾病的因素。火邪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自然界中的温热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火热类疾病称为“外火”。人体自身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亦会自内产生火热之邪,称为“内火”。《素问·调经论》说:“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

火热之邪为阳邪,阳主躁动而向上,就像火焰燃烧升腾向上一样。故火邪致病多引起人体上部病变,如头面部肿热溃疡疼痛等,火热阳邪上炎可扰乱神明,出现失眠心烦,狂躁乱动,神志昏迷等。由于火为阳邪,性质属热,故致病时最易损耗人体津液,往往出现口渴、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伤液耗的症状。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种原因均可导致火热病症的产生。人身的阳气在正常情况下有养神揉筋、温煦脏腑组织的作用,中医学称为“少火”。但若阳气过亢即会发展为火邪,中医学又称“壮火”、“气有余便是火”,火热温暑之邪可导致人体火热之病症,同样六淫中风、寒、燥、湿等病邪,在病变过程中都能够郁滞而化热化火。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痰、瘀血、食积、虫积均能化火。人体由于情志刺激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的平衡,均可气郁化火,如“肝火”、“心火”等。另外还有一种火称为“虚火”,即由于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中医称为“阴虚火旺”。

针对火热之证,中医采用“热者寒之”、“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清热的方剂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等。中医学火的症证中除了称呼其五脏六腑之火(如心火、肺火)外,尚有郁火、虚火、龙雷之火。《续名医类案》记载薛立斋治疗一位妇人之证,该妇人平时易怒,每发怒则口苦,胸胁胀痛,乳房内时而刺痛。此外除了口苦之外,口中尚有辛辣味,薛氏认为这是肝肺火旺,用清泻肝肺之火的药物治愈。后来这位妇女又大怒,口又觉苦,且月经突然来而且量多,薛氏认为这是火热迫血妄行,以清热泻火配以凉血调血之药而治愈。可见情志不畅极易引起火热之证。

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火,人体也离不开正常的阳气,即“少火”。只是不能过度罢了,这也是中医学阴阳平衡观点的一个体现。

猜你喜欢

  • 虚胖是指哪里虚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

  • 中药和西药能同时服用吗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 是药三分毒中药有毒吗

    我们知道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我们体内的这个营养的偏性,假如这个人是个寒凉的体质,我们用温热的药啊,这是正常对应的。假如寒凉的体质用这个寒凉的药,这个药对身体都是有毒副作用,这个是不能用的。还有下面一句话呢,就是能不能长期服用,如果这

  • 手掉皮是什么原因?

    每到冬季手上掉皮的,脱皮的,还有一些人是春季啊,夏季啊,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有季节性的,这个手上掉皮西医讲的原因比较多,像手癣,维生素缺乏呀,还有什么汗疱疹病毒引起的,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手脱皮啊。我们中医上讲,一般是心脾有热,我们在临

  • 白术怎么吃效果好

    白术配半夏,能增强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白术配黄芪,能益气固表,健脾燥湿。白术配当归,能够健脾益气,养血安胎。白术配白芍,能够健脾燥湿,柔肝止泻。大家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