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滋阴除湿汤

滋阴除湿汤

[组成]生地30克,元参10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地肤子10克,蛇床子10克。

[功效]滋阴养血,除湿润燥。

[主治]慢性湿疹、亚急性湿疹、脂溢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反复发作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方解]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化而来,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甚为复杂。年高体弱者,精血渐衰,加之渗水日久,伤阴耗血,遂更致阴虚。阴虚为本,理当滋阴培本扶正,但纯用滋阴则有助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性粘腻,湿邪偏盛,蕴郁肌肤,则发而为湿疹。邪盛为标,理当得湿治标祛邪,但继用利湿则有伤阴伐正之忧,本病辨证属阴虚湿恋之证,故治拟滋阴除湿之法,滋阴扶正可以抵邪外出,除湿祛邪亦有利于正复,故滋阴除湿,并用不悖,使湿去阴复,病安而愈。方中以生地、元参、丹参、当归滋阴养血和营,补阴血之不足,防渗利诸药之伤阴;茯苓、泽觉泻利湿健脾,祛湿邪之有余,制滋补诸品之腻滞,使湿去而无伤阴之弊,阴复而无助湿之嫌;白藓皮、祛湿止痒,合而为剂,有滋阴养血,祛湿止痒功能。故慢性湿疹,证属阴虚湿恋者,用之每收显效。

[按语]凡由于渗液日久,阴伤血耗,皮肤干燥,脱屑发痒,舌红少苔,或舌淡苔光等证属阴虚湿恋者,均可投用本方。

[典型病例]赵某,男,年近八旬。

双膝下至足背泛起湿疹6年余,反复发作,皮肤呈黯褐色,表面粗糙,覆有干痂皱皮,下腿紧胀刺痒,搔痒处糜烂渗水。某医院诊为慢性湿疹,经中西药调治,疗效不显。初诊时,自述刺痒难忍,反复搔抓,糜烂渗水增加,结痂连片,干燥脱落,此起彼伏,痛苦异常,伴有咽干口渴,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沉滑。诸症杂沓粉纭,虚实相兼,然以热诸症较为突出。初予龙胆泻肝汤化裁以清热利湿,外用生地榆、黄柏水煎温敷患处。5日后复诊,诸症同前。虑其热久羁,非数日所能清利,仍投原方内服外敷,续用10日。三诊:诸症仍有增无减,口燥便干,痂皮脱落更甚。患处湿敷,敷则渗水止,停则水湿出,刺痒难忍,夜不能寐。利湿而湿不除,清热而热反甚。治不中的,必有因未审。细观察其形赢体弱,肌肤干燥失润,虽口咽干燥但饮水不多,舌红绛少津,脉沉滑细无力。辨证为阴虚于内,湿盛于外,本虚标实之证,法当滋阴除湿。处方:生地30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玄参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藓皮10克,蛇床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7日后复诊,咽干口燥好转,刺痒稍减。效不更方,连服半月,瘙痒明显减轻,夜卧转安,患处糜烂渐收,大片痂皮脱落,唯肤色变化较慢。遂在原方基础上加红花、牛膝、黄柏以活血化瘀,清利湿热;酌配砂仁、x29711d理气调胃,而生地、玄参久用滞脾碍胃之弊。坚持治疗半年多,基本治愈;双下肢皮肤恢复正常,唯色素沉着未去。

朱 仁 康,字 行 健,男,1908年7月 出 生,祖 籍 江 苏 无 锡,早 年 从 其 兄 长 及 江 南 外 科 名 医 章 治 康 先 生 学 医,1952年 到 上 海 市 青 海 路 公 费 医 疗 门 诊 部 任 外 科 医 生,1956年 由 卫 生 部 选 调 至 中 医 研 究 院 工 作。于1956年5月 应 聘 在 西 苑 医 院,任 中 医 外 科 主 任,亦 称 疮 疡 外 科。1963年 合 并 入 广 安 门 医 院 外 科 研 究 所。现 任 广 安 门 医 院 皮 肤 科主 任 医 师,硕 士 研 究 生 导 师。皮 肤 病 之 中 以 红、肿、热、痒 等 炎 症 表 现 者 居 多。他 根 据 卫 之 后 方 言 气,营 之 后 方 言 血 的 温 病 学 说,同 有 热 证 表 现 的 疾 病,把 其 共 同 点 归 纳 为“在 卫 汗 之,到 气 清 气,透 热 转 气,凉 血 散 血”四 大 治 法,并 对 银 翘 散、白 虎 汤、清 营 汤、犀 角 地 黄 汤、竹 叶 石 膏 汤 等 综 合 分 析,撷 其 要 领,创 制 皮 炎 汤,对 药 物 性 皮 炎、接 触 性 皮 炎、日 光 性 皮 炎、过 敏 性 皮 炎 等 多 种 急 性 皮 肤 病 症 有 卓 效。皮 肤 病 疑 难 痼 疾 甚 多,银 屑 病 便 是 其 中 之 一。由 于 迁 延 难 愈,常 可 复 发,而 不 易 根 除,受 国 内 外 皮 肤 科 工 作 者 重 视。西 医 治 疗 本 病 常 用 抗 癌 药 物 治 疗 而 获 效,但 毒 副 作 用 较 大,又 易 复 发。他 自1972年 对 本 病 进 行 观 察 治 疗,选 用 有 抗 癌 药 理 作 用 的 中 草 药,结 合 中 医 辨 证 论 治 的 特 点,先 后 制 成 汤 剂、片 剂、丸 剂、注 射 剂 等 剂 型,治 疗 结 果 以 汤 剂 为 好,创 制 成 克 银 方。1981年 发 表“克 银 方 治 疗 银 屑 病 的 研 究”(附108例 疗 效 观 察),分 为 血 热 风 燥、血 虚 风 燥 两 型,总 有 效 率 达94.9%。1983年 精 简 用 药,完 成“克 银 方 治 疗 银 屑 病 的 临 床 研 究 进 展”一 文,当 时 这 项 研 究 成 果 在 国 内 外 处 于 领 先 地 位,被 评 为 卫 生 部 甲 级 成 果 奖。1978年 前 后,在 其 他 同 志 协 助 下,开 始 整 理 自 己40年 的 临 床 经 验,1979年《朱 仁 康 临 床 经 验 集》问 世。1985年 主 编《中 医 外 科 学》,充 实 了 当 代 外 科 临 床 成 就 和 科 研 成 果,反 映 了 当 代 中 医 外 科 的 学 术 水 平。

1982年 他 与 吉 林 大 学 合 作,将 治 疗 湿 疹、皮 炎 的 经 验 输 入 电 子 计 算 机,制 成 朱 仁 康 诊 疗 系 统 中 医 专 家--E.R.K--82,在 日 本 国 际 科 技 博 览 会 上 展 出,受 到 好 评。

自1978年 以 来,带 过 研 究 生、进 修 生 数 十 人。1985年 荣 获 世 界 文 化 理 事 会 颁 发 的“阿 尔 伯 特?爱 因 斯 坦”世 界 科 学 奖 状。

猜你喜欢

  • 患者胃痛症状日久有下坠感,伴有肠鸣腹泻,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女性患者,44岁,胃疼这个毛病很多年了,有时候隐隐作痛,有点还有呕吐,有时候反酸,饮食也下不去,觉得胸脘部就是比较胀闷,腹中有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她自己感觉就像打雷那么响,大便有稀溏的,每天呢有三四次,然后身体还是比较消瘦,气短愿意

  • 一虚就吃六味地黄丸?分清是哪种虚很重要!

    关于中医药这个应用这块儿啊,我建议大家还是用中医辨证更精确一些,我不建议大家随便就去吃这个六味地黄丸。那么中医讲究这个辩证啊,虽然它是一种宏观医学,但是辨证施治这块儿,通过这个辩证呢,更精准一些,不光有利于用药的疗效,有利于就是辨清患者的体

  • 胃脘部灼热胀痛是什么原因

    今天讲这个患者是李女士,61岁,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脘灼热胀痛有四年了,近一个礼拜是比较加重,她有这个胃脘部灼热胀痛,然后还有这个胸部一个痞满,觉得胸闷,类似于胸闷的感觉,还有点恶心有干呕,有反酸。那么胃镜检查呢,她就是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期

  • 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千万不能忽视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

  • 临床检查胃镜时对我们人体有害吗?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胃镜检查这个话题,那么胃镜对于我们消化系统疾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查手段,那么现在的胃镜其实跟过去比,已经进步非常之多了,一个是镜身呢,比较柔软,比较细,现在这个胃镜检查呢,其实是一个常规的检查项目,哪些疾病需要检查,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