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

“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

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属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历代医家都较为推崇清代王清任根据”气虚血瘀“立论而创的补阳还五汤。笔者以为,在临床上,但凡见有气虚之象者,可投以益气之品,兼有血瘀者,则投入补阳还五汤不须多虑。

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肌肉组织以及四肢百骸都要靠气血的营养以及流通才能使肌肉丰满,四肢活动有力、体健。故《经脉别类篇》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脾运化功能失职,则气血生化不足;气虚无力,则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则发为血瘀。血亏虚则四肢百骸经络失去濡养,导致肢体拘急,瘫偏废不用。

笔者在临床上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以“益气健脾,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为基本法则,灵活运用补阳还五汤合益气之剂八珍汤加减,并配合肢体康复训练,对于机体功能的恢复,确能收效。药用黄芪、熟地黄、白芍、川芎、当归、党参、白术、云苓、炙甘草、赤芍、桃仁、红花、地龙、桑螵蛸、桑枝、桂枝、佛手、鸡血藤等。对于伴高血压者加钩藤、天麻,夏枯草;伴高脂血症加首乌、菊花,泽泻,丹参、生山楂;伴手足浮肿加桂枝、泽泻;伴有腰酸无力加杜仲、怀牛膝、川断、狗脊;伴有失语者加天竺黄、菖蒲、远志。

病例:李某,男,59岁,以“右侧肢体瘫痪一月余”为主诉入院,患者一月前曾患脑梗塞,遗留有脑梗塞后遗症,既往有“风眩”病史两年余,“高脂血症”病史一年余。患者平素嗜烟酒,喜食肥甘、腥辣香燥等肥厚之品,查体:体型偏胖,面色萎黄,舌质淡紫,舌苔白腻,脉细涩无力。根据患者舌、脉、症的表现,辨证为中风后遗症之中经络,属气虚血瘀型。

由于患者病久气虚,气虚则血运行无力,迟滞而产生瘀血,瘀血阻塞经络,筋脉失养,于是肢体拘急,瘫偏废不用。治宜益气健脾,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方用八珍汤和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120克,熟地黄20克,白芍15克,川芎12克,当归30克,党参30克,白术30克,云苓30克,炙甘草10克,桑螵蛸5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2克,地龙15克,桑枝30克,桂枝30克,佛手30克,鸡血藤40克,钩藤30克,天麻30克,夏枯草40克,首乌20克,菊花20克,泽泻10克,丹参30克,生山楂40克。水煎至400毫升,早晚分服。上方连进20余剂,诸症日渐好转,右手足能自行活动,握拳、举手抬足较治疗前大有进步。

猜你喜欢

  • 湿疹总是反复发作怎么办

    湿疹呢,比较痛苦,出水啊,又痒啊,大面积长了之后,整个脸上头上都是,看起来也不好看,最大的问题在哪儿?反复发作,尤其是在夏天啊,为什么呢?因为夏天湿重,什么叫湿疹?湿邪浸淫皮肤,今天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湿疹方面的病例。这个患者呢,杨先生

  • 经络不通会出现什么症状

    经络中医来讲是整个身体气运行的一个通道,而且它对人体作用的确非常大,因为我们中医讲说人这个脏腑之间互为表里,比如说肺和大肠相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这表里怎么实现呢?它怎么连接的?实际上就是通过经络进行连接,就研究咱们这个中医

  •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虐。采收加工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药材性状:跟较细,圆锥形,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跟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裂平坦,不显纤维性,

  • 党参的作用与功效

    党参能益气养血、健脾、补肺生津,跟人参有类似的功效,但是药性平和,它补气而不上火,补水而不生湿,养血而不滋腻,所以还有个小人参的称号。正因为它的药性平和,所以跟各种不同药物的搭配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党参配黄芪,适合虚咳气喘、易疲劳、抵抗力差

  • 天麻的作用与功效

    一、天麻富含天麻素、香荚蓝素、抗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其性辛温、无毒,有抗气绝、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吸风的功效,功能主治平肝吸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抽搐、破伤风、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失痹、小儿经风等症。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