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孙中山死也不信中医

孙中山死也不信中医

1935年12月丁文江受铁道部长顾孟余委托,考察湖南煤矿,不幸煤气中毒。1936年1月5日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终年49岁。当时,有丁文江“拒绝中医治疗”而死的说法。

但现场的人士目睹了由于衡阳路局的医生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太过粗鲁,造成丁文江肋骨骨折,加重了他的病情。因而胡适说:“衡阳医生的糊涂鲁莽,长沙的医生忽略,都是我们信仰新医学的人应该牢牢记着的教训。这个教训是我们信仰提倡新医学的人应该作更大的努力,不但要注意设备的最新最完善,特别要注意医学校的教育和训练,要更严格的训练医学生,更加深他们的科学态度与习惯,要加强他们的责任心与一丝一毫不可忽略苟且的科学精神。——仅仅信仰西医是不够的!”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笔名宗淹。泰兴人。幼年聪颖好学,过目成诵。15岁留学日本,1年后转赴英国。1911年毕业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获动物学和地质学双科毕业证书。5月归国。回乡途中,自费考察云贵等地地质地理概况,此为国人野外地质勘探之开端。1914年与 张君励开展“玄学与科学”“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批评张“提倡玄学,与科学为敌”是贻误青年。1934年3月与翁文灏、李四光、竺可桢、顾颉刚等人在南京成立中国地理学会。6月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博学多才,能阅读英、法、日、俄书籍,操英、法、德三国语言,英语尤为流利。其著述十分丰富,主编的《中国古生物志》为世界著名科学刊物。单行本有《动物学》、《民国军事近记》、《徐霞客年谱》、《梁启超年谱长编》、《中国官办产业史略》、《外资矿业史资料》等。

近代名人中有很多批判传统中医的精辟文字。至于说坚决不看中医的,绝非丁文江一人。例如郭沫若就说过,“中医和我没缘,我敢说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傅斯年也说:“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孙中山先生患肝癌,协和医院宣告束手无策时,仍然不愿服中药。鲁迅对此十分感动,写道:“那时新闻上有一条琐载,不下于他一生革命事业地感动过我,据说当西医已经束手的时候,有人主张服中国药了;但中山先生不赞成,以为中国的药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诊断的知识却缺如。不能诊断,如何用药?毋须服。人当濒危之际,大抵是什么也肯尝试的,而他对于自已的生命,也仍有这样分明的理智和坚定的意志。”清咸丰十年,曾国藩对其子纪泽患病身体虚弱十分焦虑,但叮嘱千万不要服乡医所开之方药。因为“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余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亦不令尔服乡医所开之方药。”吴汝纶也“于中医之一笔抹杀”,临终前身患重病,仍然拒绝中医。1900年,严复曾写信告诫其甥女:“听中医之言,十有九误,切记切记。”

猜你喜欢

  • 自汗盗汗中药良方

    大家好,最近呢我遇到一个患者,他的特点是什么呢?二十四小时出汗,早晚都出汗,白天呢稍微移动吃点儿饭,大汗淋漓。晚上呢睡觉之后呢,半夜一看这个枕头上都湿了,都是出汗,那么这种汗呢它是有不同,白天的出汗我们叫什么呢?叫做自汗。那么自汗的原因是什

  • 经常排气怎么调理

    大家好,有人问他说天天放屁,他说排毒,这个天天放屁呢有很多原因。第一个就是首先从西医讲肠道菌群失调,第二个便秘,但是这俩是相关的,便秘有可能就是肠道菌群失调形成的。然后第三个肠炎或者可能有一些更严重点,可能有肠癌的反应。那么从中医辩证来说是

  • 肝火、心火、肺火、胃火、脏腑有火如何辨别?应怎样调理?

    我们今天呢给大家呢简单的来说一下。那么第一个肺火,肺呢是为娇脏,既怕寒又怕热。受寒之后,寒气入里就会化热。就是我们讲的肺火,有咳嗽呀、痰黄这些表现,感冒加重之后浑身发热,然后灼伤肺经,会出现什么呢?就刚才说的那种肺火,甚至如果重的话,咳痰有

  • 脑梗复发的前兆

    大家好,脑梗呢是我们现在比较多发的一个病,发作之后症状轻的还好,症状重的呢整个的影响都比较大。而且它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呢?非常容易反复的发作。那么它反复发作呢就是有几个表现常见的啊,一个是四肢麻木。从中医讲它是一个血瘀的表现。当它这个血液运行

  • 气血两虚怎么补

    大家好,我们常说气虚,血虚,气血不足。那么今天呢跟大家说一下,解释一下,气虚和血虚都是什么样的,中间关系是什么。那么气虚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因为最开始吧,首先出现的往往是气虚,像劳累受寒之后,那这个气就不足了,就风吹一下特别凉了之后伤气,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