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临床上胃癌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胃癌的鉴别诊断

1、胃溃疡

由于胃癌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易被误诊为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特别是青年人易被误诊。一般通过X线表现即可区分。胃溃疡常可见突出于腔外的龛影,直径小于2cm,其口部光滑整齐,周围黏膜呈辐射状,胃壁柔软,扩张良好;进展期溃疡型癌的龛影较大,且常位于腔内,常伴有指压征及裂隙征,胃黏膜皱襞破坏,局部胃壁僵硬,胃腔扩张性差等特征。但某些胼胝性溃疡,由于周围及基底部伴有炎性纤维组织增生,使龛影部分陷入胃腔内,当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程度不均而使其隆起高度不一致时,易与溃疡性癌相混淆,需进一步做胃镜检查。

2、胃息肉

胃息肉又称胃腺瘤,为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以60~70岁为多见,较小的腺瘤可无任何症状,较大者可见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恶心,有时可见黑粪。带蒂的腺瘤可脱垂入十二指肠而引起间歇发作性幽门梗阻,甚至可导致胃十二直肠套叠。X线钡餐检查显示为1cm左右直径、边界完整的圆形充盈缺损,带蒂腺瘤推压时可移动。胃腺瘤需与隆起型早期胃癌相鉴别。当充盈缺损基底宽度大于高度,直径超过2cm,表面不完整且高低不平时,应首先考虑为恶性病变,需进一步经胃镜活检予以确诊。

3、胃平滑肌瘤及肉瘤胃平滑肌瘤

胃平滑肌瘤及肉瘤胃平滑肌瘤多发于50岁以上患者,临床无特征性症状,常见上腹饱胀隐痛等。病变好发于胃窦及胃体部,多为单发,大小不超过5cm,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偶见中心部溃疡,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周围黏膜保持正常,胃蠕动正常。约有2%可恶变成平滑肌肉瘤。如果肿块大于5cm,溃疡大而不整,周围黏膜常呈结节状或颗粒状浸润者,多为平滑肌肉瘤,胃镜检查可区别上述两种病变与胃癌。

4、胃巨大皱襞症

胃巨大皱襞症与浸润型胃癌均好发于胃上中部大小弯处。良性巨大皱襞X线检查可见胃黏膜呈环状或迂曲改变,胃腔有良好的扩张性;浸润型胃癌黏膜多为直线性增粗,胃腔常变形狭窄。另外巨大皱襞症常伴有低蛋白血症,而浸润型胃癌可见恶液质。

5、肥厚性胃窦炎

本病可引起胃窦狭窄,蠕动消失,但黏膜正常,多有环形皱襞,胃壁仍保持一定伸展性;浸润型胃癌黏膜平坦或颗粒变形,尤其是胃壁僵硬,低张造影亦不扩张,两者区别不难。

6、疣状胃炎本症

疣状胃炎本症为黏膜表浅糜烂,周围环绕一周水肿的黏膜或纤维性黏膜隆起。在加压或双重对比造影显示为结节状阴影,易与Ⅰa型胃癌混淆。但本症颇具特征,直径多在5~15mm,中心可见直径2~3mm的脐窝状糜烂,常多发可达数十个。常聚集或散在分布。并有沿黏膜嵴分布的趋向,多在胃底腺与幽门腺区,好发于青年,常合并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鉴别不难。

7、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占胃恶性肿瘤的0.5%~8%,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胃窦、幽门前区及胃小弯。临床表现除上腹部饱胀、疼痛、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外,还可见贫血、乏力、消瘦等,有30%~50%胃何杰金病患者可见持续高热或间歇热。另外,乙醇常可诱发胃淋巴瘤患者腹痛。X线钡餐检查病灶的发现率可达93%~100%,但能确诊为胃淋巴瘤者仅10%左右。特征性的改变为弥漫性胃黏膜皱襞不规则增厚,有不规则的圆形多发性溃疡,溃疡边缘黏膜隆起增厚形成大皱襞;单发或多发性圆形充盈缺损,呈“鹅卵石样”改变,胃镜下组织活检将有助于诊断。

猜你喜欢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