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小心骨质疏松用药,可致骨坏死

小心骨质疏松用药,可致骨坏死

美国媒体3日报道说,美国国内医疗机构近期发现,近年来数千名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使用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双磷酸盐类药物后出现颌骨坏死现象。专家因此怀疑,双磷酸盐类药物可能与颌骨坏死有一定联系。虽然权威机构还没有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明确解释,而且与双磷酸盐类药物每年数百万的处方量相比,颌骨坏死病例所占比例并不多,但美国有关专家已提醒患者谨慎用药。

可疑联系用药后出现颌骨坏死病例

现年56岁的洛杉矶市居民休·皮尔万自12年前发现自己出现骨质疏松症状后,开始长期药物治疗。1999年,皮尔万的颌骨长出一根骨刺,她最后不得不接受外科手术移除骨刺。直到2005年医生们才知道真正的致病原因:皮尔万长期使用的骨质疏松症药物“福善美”。

《洛杉矶时报》3日报道说,自2001年以来,美国国内有2400多人在接受“福善美”等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后出现颌骨坏死。其中,大部分患者接受治疗的方式为静脉注射。

这家报纸说,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出现的副作用是严重感染、肿胀和牙齿松动。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手术,以移除坏死骨骼组织,或者接受长期抗生素治疗。

此外,有大约120人在口服这类药物后出现骨骼、骨关节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卧床不起或者只能依靠轮椅、拐杖行走。

潜在威胁越来越多女性使用该类药物

医药信息咨询公司IMS的调查说,仅在去年,美国国内医院为患者开出的口服双磷酸盐类药物处方超过3600万。将近300万癌症患者接受了静脉注射治疗。另外,考虑到至少90%药物出现的副作用症状没有报告给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颌骨坏死病例数字可能更高。

而让专家们最为担心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此前,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选择荷尔蒙替代疗法防止骨质疏松,但自从2002年的一份报告显示荷尔蒙替代疗法可能增加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后,选择双磷酸盐类药物的女性增长了32%。

生产商反应此种病例非常罕见

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可以限制破骨细胞活动、增强骨质。但专家同时指出,破骨细胞的活动与造骨细胞的生成存在一定联系,而随着双磷酸盐类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时间的延长,造骨细胞也会受到影响。

不过,双磷酸盐类药物之一“福善美”的生产商、美国医药巨头默克公司的一份声明说,使用“福善美”以后出现颌骨坏死的病例“非常罕见”。“在我们对‘福善美’展开的所有临床试验中,超过1.7万临床病人均没有发现此类报告,”默克公司发言人在声明中说。

专家提醒用药都存一定风险

尽管权威部门还没有就这一问题作明确解释,一些政府部门和医学组织已经提醒骨质疏松症患者谨慎用药。

美国牙髓学家协会上周发表声明说:“在获得更详尽的信息前,应该谨慎认定,所有接受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的患者都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内分泌药物专家特雷莎·基欧建议说,接受治疗的患者应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现牙齿有异常情况就应向医生及时通报。“对于那些接受防止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女性来说,如果发现(牙床)异常疼痛,她们应该及时通知自己的医生。”

此外,专家还建议使用此类药物的女性在接受牙科手术前向牙医说明双磷酸盐类药物的情况,且最好在手术完成后才使用。

猜你喜欢

  • 甲亢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是指甲亢表现有急剧的致命性加重。这是甲亢少见的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甲亢危象常在未诊断或治疗不彻底的久病甲亢患者中发生,女性多见,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少见。特征为发热,与体温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以及循环系统、中枢神

  • 久咳案——阎艳丽运用经方治验(3)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某某,男,24岁。2007年10月28日初诊。患者经常咳嗽10余年,自觉腹中有寒气上涌而咳,痰少,痰质稀白,时有发灰,稍饮凉水便可引发咳嗽。纳可,喜热饮,腹部怕凉,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汤无效。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数。辨

  • 滋肾解毒汤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山茱萸9克,山药15克,熟地黄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所创,系其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之常用

  • 沙参麦冬饮治剥脱性皮炎

    马建国 马龙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某,女,68岁。半月前颈部、腹部、双上肢、腰部、双小腿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发痒,自行用雄黄酒、红花油外搽。两小时后局部皮肤潮红,并逐渐扩展蔓延至头皮、颜面、躯干、四肢,呈现出大片状弥漫性红色皮损,上覆细薄糠

  • 低血糖危象中医诊疗技术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