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沈括首载苦参副作用

沈括首载苦参副作用

沈括是北宋杭州钱塘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沈括学问渊博,一生著述很多,比较完整的保存下来的是他晚年所写的《梦溪笔谈》和《良方》(后经程永培整理,与苏轼的医学笔记合编为《苏沈良方》一书)。在这两本书中,收载了他的一些医学笔记。沈括不仅擅长医术,还重视民间验方的收集和整理。林灵素在《苏沈良方》的序中写道:“沈公,字存中,博古通今,古君子也。留心医书,非所好也。实有补于后世尔。公凡所至之处,莫不询究,或医师,或里巷,或小人,以至士大夫之家,山林隐者,无不求访,及一药一木,皆至诚恳切而得之,终不以权势财货逼而得之。可见其爱物好生之理也。公集而目之,曰良方。”

沈括对药用植物有很深的研究,发现有些药物有副作用,还告诫后人引起注意。《梦溪笔谈》中说:“我曾经被腰部沉重的病痛折磨,坐得时间长了,走路就很困难,必须先慢走十几步后才能像正常人那样走路。有一位武官对我说:‘你是不是用苦参擦牙了?’当时我因牙痛用苦参擦牙已经好几年了。这就是腰部沉重的原因。苦参擦牙,药气进入人体,它能伤肾脏,所以使人腰部沉重。后来有位管理宗庙礼仪的官员叫舒昭亮,也用苦参擦牙,时间久了也觉得腰部沉重。从此我深知苦参的弊病,就再也不用了。这是在以前的方中所没有记载的。”这是沈括记载苦参有伤肾之弊的一则笔记,他认为“此皆方书不载者”,说明在此之前对苦参的这一不良反应还没有引起重视。苦参确有伤肾之弊。清朝张璐《本经逢原》载:“年高之人不可用也,久服苦参多致腰重。”

沈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关心一些治病方法,并如实记载在《梦溪笔谈》中,推荐人们使用:“太尉王文正体弱多病,宋真宗怜之,乃面赐药酒一瓶,吩咐他空腹饮用。并告之此药酒能和气血、辟外邪。太尉遵照真宗之命,将这瓶酒喝完,顿觉神怡体健,精神好转。第二天,太尉上朝向真宗道谢,真宗对满朝文武说:此酒是苏合香酒。制法是用酒一斗,加入苏合香丸一两,调和后用文火煮之。这种酒能调和五脏,除去腹中各种疾病,对感受风寒者只要饮用一杯就能治好疾病,大臣们听后皆称为奇方。自此不论官宦人家还是平民百姓,都仿而制之,以至于十分流行。沈括称:“此方本出《广济方》(唐玄宗开元年间),谓之白术丸,后人亦编入《千金要方》,治疾有殊效。予于《(沈氏)良方》叙之甚详,然惜人未知用之。”

沈括在收集验方时,还对一些本草中的药物进行考证改错。如《论鸡舌香》云:“予集灵苑方,论鸡舌香。以为丁香丹,出自陈氏拾遗。今细考之,尚为未然。按齐民要术,鸡舌香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香,即今丁香是也。……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鸡舌香,欲奏其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口臭)。至今方书为然。”(刘建英)

猜你喜欢

  • 肝郁气滞有什么症状

    肝郁气滞是我们现在非常常见的一个情况,现在就会压力比较大呀。这阶段疫情也比较严重,大家就是觉得比较紧张。那么这个时候肝郁的患者更多了。那么有的时候说就是生个气呗,哎,无所谓,哎,情绪不好嘛又能怎么样呢?但是长久的这种肝气郁结,肝气不疏所造成

  • 一喝水就想上厕所是怎么回事

    第一个呢就是有生理性的原因,就是喝水特别多,一次性喝好多水。还有的时候就是喝酒,喝酒之后吸收特别快,排泄也非常快,这种也是正常的。还有那时候天特别冷的时候,天冷之后受这个冷空气刺激排尿会比较多。那么这些都是由正常的一些反应,不要担心过度。但

  • 过敏性鼻炎吃什么药最有效

    大家好。过敏性鼻炎是常发的这么一个疾病啊,尤其现在开始入秋,天气转凉之后就容易犯了。那么这个原因在于哪儿呢?就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外界风寒所造成的。给大家分享一个医案,这是一位刘先生,四十六岁,他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每到十月底十一月份的时候

  • 口干口苦是什么原因 怎么解决

    这个病例呢是一个女性患者,李女士,三十七岁,就是由于这孩子不太听话,然后教育孩子等等过于生气了,上肝火了。这个林女士生气之后,就发了一顿子火之后,这个肝火就一下上来了。上来什么表现呢?头胀痛啊,头胀头疼,尤其是太阳穴这两侧特别疼,然后呢目赤

  • 伤脾胃的行为有哪些

    第一,怕凉。过于辛凉的东西会损伤脾胃,一个是吃凉的东西,脾胃虚,还有一个风邪直中胃脘,这个风直接吹到胃里边儿啊,也怕这种凉,凉了之后这种胃受到刺激之后会觉得脾胃胀啊凉啊这种不舒不适的这个表现。第二,怕过激过饱。就是饿一下,然后呢又一下食物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