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清痰

中药清痰

如果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每年发作3次以上,家长应高度警惕哮喘的存在。许多毛支患儿在用了几个月的抗生素后,仍然咳个不停,让许多父母揪心不已。儿科专家支招——中药清痰让小儿“毛支”不发威

婴儿多脾胃虚弱,化痰止咳很重要

1岁的丁丁3周前被诊断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输液治疗8天后病情得到缓解,就是喉间的痰有点多。丁丁妈想,再接着给宝宝输几天巩固一下吧。可没想到输了十几天液后,孩子又出现了发热、憋喘等症状,而且症状似乎又加重了。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医生陈文霞说,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小婴儿,以2~6个月最为多见,大部分患儿有湿疹史,或亲属中多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病史。绝大多数不发高热,以咳嗽、喘息、有痰为主,精神状态一般较好。小儿毛支多数是病毒感染,很少合并细菌感染。通常采取抗病毒配合超声雾化治疗,除非合并有细菌感染才应用抗生素。

若非心脏畸形、异物吸入等特殊原因引起的咳嗽、喘息,采用抗感染、雾化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选用中药治疗。中医认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痰涎堵气道所致,多数患儿形体稍胖,加之婴儿期特殊的生理特点——脾胃常虚,内易生痰浊,外易被风热或风寒侵袭,引起体内伏痰,从而表现喉中有哨音、呼噜声等。临床上多辨为痰湿闭肺、风寒或风热闭肺之证,常选用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定喘汤、麻杏石甘汤等加减治疗。

食疗助宝宝祛痰

毛支不好治,孩子咳不停、闹不止,家长也难以安心。该科主任医师赵坤说,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则卧不安”,在小儿毛支恢复期,家长可根据孩子的症状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药粥,对宝宝的恢复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脾虚多痰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因而脾虚多痰的小儿多伴有大便次数多、饮食不佳、面色苍白或发黄、咳白痰等症状,家长可用具有健脾除热、益气安神作用的山药、云苓煮粥。

肺热多痰此类患儿咳出痰的颜色多为黄稠状,并且伴有鼻腔干燥、手脚心发热等症状,川贝红梨炖冰糖效果不错。具体做法是:取红梨1个用清水洗净,然后在红梨中削一个孔把核去掉,选3~5个川贝(也可把川贝磨成粉)放入孔中,然后放入500克水中煮沸,再放入冰糖。待冷却至适合温度即可给患儿服用,也可把煮好的红梨弄成小块状或糊状喂小儿服下。

湿盛多痰此类毛支患儿多舌苔厚腻、腹部胀满、咳白痰、喉间有痰鸣、常伴有喘等症状。对于此类患儿,取适量的陈皮、白萝卜熬水喝即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小儿毛支发作3次以上,应警惕哮喘

门诊上也有些婴幼儿毛支反复发作数月,家长仍然给孩子进行输液治疗。也有一些婴幼儿毛支反复发作后,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哮喘,家长很奇怪,自己的孩子前阵子还是毛支,怎么就突然变成哮喘了呢?赵坤强调,如果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发作3次以上,家长应高度警惕哮喘的存在。此时要追问患儿的家族史,患儿以前有无湿疹史,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时用支气管扩张剂是否有效等来综合判断。

如果上述条件均具备,小儿可能患的是哮喘,这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先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如果药物对小儿有效,即可初步诊断为哮喘。赵坤强调,哮喘是个过敏性疾病,因而哮喘患儿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用口服中药或吸入激素、口服顺尔宁即可,有些家长见喘就用抗生素,结果造成小儿免疫功能受损。

健康宝宝:付优扬出生日期:2006.03.27

留下成长的足迹,结交更多的朋友!

猜你喜欢

  • 月经量多是怎么回事

    月经量多舌淡,质稀为气虚,常伴有身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调理上需要补气身体,固冲止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多出血热,这类人呢,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还伴有心烦多梦的症状。调理上可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如果是量多,色紫暗,质稠有

  • 气血不足的女人有什么症状

    首先是脸色发黄,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营养物质供应不够,而代谢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堆积体内,就会出现脸上没有血色,皮肤差,长斑长痘的情况。第二是手脚感觉冰凉。血液是人体热量的一种传播方式,而手脚位于身体最末端,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气血无法

  • 更年期失眠最好的治疗方法

    更年期的女性大部分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就是整个晚上突然惊醒好几次,心慌、出汗,特别累,是因为肝肾阴虚的人,体内阴阳不衡,肝阳上亢出现的内热,从而导致的虚热内扰,心悸失眠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更年期阴虚导致的

  • 女性更年期调理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经期头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