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脑充血头疼

脑充血头疼

脑充血头疼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于氏妇,年二十二岁,得脑充血头疼证。

【病因】

其月信素日短少,不调,大便燥结,非服降药不下行,浸至脏腑气化有升无降,因成斯证。

【证候】

头疼甚剧,恒至夜不能眠,心中常觉发热,偶动肝火即发眩晕,胃中饮食恒停滞不消,大便六七日不行,必须服通下药始行。其脉弦细有力而长,左右皆然,每分钟八十至,延医延医历久无效。

【诊断】

此因阴分亏损,下焦气化不能固摄,冲气遂挟胃气上逆,而肝脏亦因阴分亏损水不滋木,致所寄之相火妄动,恒助肝气上冲。由斯脏腑之气化有升无降,而自心注脑之血为上升之气化所迫,遂至充塞于脑中血管而作疼作晕也。其饮食不消大便不行者,因冲胃之气皆逆也;其月信不调且短少者,因冲为血海,肝为冲任行气,脾胃又为生血之源,诸经皆失其常司,是以月信不调且少也;《内经》谓︰“血菀(同郁)于上,使人薄厥”,言为上升之气血逼薄而厥也。此证不急治则薄厥将成,宜急治以降胃、镇冲、平肝之剂,再以滋补真阴之药辅之,庶可转上升之气血下行不成薄厥也。

【处方】

生赭石(一两轧细)怀牛膝(一两)生怀地黄(一两)大甘枸杞(八钱)生怀山药(六钱)生杭芍(五钱)生龙齿(五钱捣碎)生石决明(五钱捣碎)天冬(五钱)生鸡内金(二钱黄色的捣)苏子(二钱炒捣)茵陈(钱半)甘草(钱半)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复诊】

将药连服四剂,诸病皆见轻,脉象亦稍见柔和。惟大便六日仍未通行,因思此证必先使其大便如常,则病始可愈,拟将赭石加重,再将余药略为加减以通其大便。

【处方】

生赭石(两半轧细)怀牛膝(一两)天冬(一两)黑芝麻(八钱炒捣)大甘枸杞(八钱)生杭芍(五钱)生龙齿(五钱捣碎)生石决明(五钱捣碎)苏子(三钱炒捣)生鸡内金(钱半黄色的捣)甘草(钱半)净柿霜(五钱)药共十二味,将前十一味煎汤一大盅,入柿霜融化温服。

【三诊】

将药连服五剂,大便间日一行,诸证皆愈十之八九,月信适来,仍不甚多,脉象仍有弦硬之意,知其真阴犹未充足也。当即原方略为加减,再加滋阴生血之品。

【处方】

生赭石(一两轧细)怀牛膝(八钱)大甘枸杞(八钱)龙眼肉(六钱)生怀地黄(六钱)当归(五钱)玄参(四钱)沙参(四钱)生怀山药(四钱)生杭芍(四钱)生鸡内金(一钱黄色的捣)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掰开)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效果】

将药连服四剂后,心中已分毫不觉热,脉象亦大见和平,大便日行一次,遂去方中玄参、沙参,生赭石改用八钱,生怀山药改用六钱,俾多服数剂以善其后。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猜你喜欢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