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沙眼

沙眼

因患眼眼睑结膜粗糙不平,形似砂粒,故名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抗原型的A~C引起的慢性结膜炎症。解放前本病为我国致盲的首要原因。现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本病已不多见,因此而产生的并发症也日渐减少。

沙眼感染早期引起不同程度的怕光、流泪、发痒、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适感,眼睑结膜血管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严重者可侵犯角膜而发生角膜血管翳。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着,视力减退。晚期睑结膜发生严重瘢痕,使睫毛向内倒长形成倒睫。睫毛持续地磨擦角膜引起角膜浑浊、白色瘢痕,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

主要临床表现

1.急性或亚急性期:潜伏期5~12日,多发于儿童及少年,常双眼发病。有流泪、畏光、异物感等症状。分泌物粘稠,结膜充血显著,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满布滤泡。可合并角膜上皮炎。急性期可不遗留瘢痕而愈。

2.慢性期:急性期经过1~2个月即进入该期。结膜充血减轻,显污秽肥厚,乳头增生,.滤泡大小不等。滤泡于上睑上缘及上穹窿结膜显著,下睑则少而轻。此期经过数年乃至数十年,结膜病变逐渐为结缔组织所代替而形成瘢痕。初期瘢痕于上睑之险板沟,呈白色横纹,渐次发展为网状,后全部为瘢痕而显白色。该病早期即有血管从角膜上方结膜侵入角膜缘内,重者如垂帘状,名为沙眼角膜血管翳。

3.临床分期

I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乳头滤泡并存,上穹窿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出现至仅留少许活动病变。

Ⅲ期:完全结瘢期。活动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此期已无传染性。

本病的诊断1.沙眼的早期诊断较难,有时只有下“疑似沙眼”的诊断。根据上睑板上缘及上穹窿结膜混浊、肥厚、血管走行不清、乳头增生、滤泡融合、血管翳、条状或网状瘢痕即诊断为沙眼。如结膜刮片证实包涵体的存在,则可确诊。

疾病鉴别

(1)慢性滤泡性结膜炎:滤泡多见于下穹窿部与下睑结膜,滤泡形小,大小均匀,排列整齐,不融合,无瘢痕,无血管翳。

(2)包涵体性结膜炎:滤泡以下睑下穹窿结膜为显著,没有血管翳与瘢痕。

中医药治疗:本病相当于中医的椒疮和粟疮范畴。本病配合中医药治疗,特别在急性亚急性期,可收良效。

(1)风热偏盛:眼内痒涩,迎风泪出,睑内细小颗粒丛生治法:散风清热。

(2)脾胃热盛:涩痒痛重,眵泪多而胶黏,羞明难睁,睑内红赤,脉络模糊,颗粒大,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脾胃,祛风邪。

(3)血热壅盛:眼刺痒灼痛,碜涩羞明,眵泪黏胶,睑内颗粒累累,连而成片,色红赤,甚则黑睛赤膜下垂。可兼心烦口干,舌红,脉数。治法:凉血散淤清热。

[临床疗效]采用纯中药治疗本病256例,痊愈253例,好转3例。有效率100%。

猜你喜欢

  • 麻黄素是毒品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黄麻素,人们对它褒贬不一 ,很多人对它产生抗拒和厌恶,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对它认识不够全面,麻黄素是麻黄(Ephedra)中所含的生物碱,在古代中国医学的《伤寒论》中巳作为生草药用于治疗,1887年由长井长义进行了结晶分离,本

  • 一起了解下麻黄桂枝汤

    我们常说的中药其中有些是由很多不一样的药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药材虽不同,但组合在一起却对治疗疾病有着更好的疗效,麻黄桂枝汤就是由不同成份组成的一种中药,它对人的身体具有神奇的保健功效,被广大的朋友们所信赖和推崇,麻黄桂枝汤在医学上也同样发挥

  • 知道麻黄根和麻黄的区别在哪吗?

    大家一看名字,麻黄根和麻黄根本就是一种东西嘛,名字相像的物种有许多,然而他们有时并不是同一种植物,就像麻黄根和麻黄两者的功效截然不同;我们来看一下麻黄根和麻黄的区别,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能利水消肿;麻黄根,治阳虚自汗和阴虚盗汗;两者完

  • 生姜葱白红糖水的功效是什么?

    现在的女性朋友大多数都在遭受着痛经的困扰,有时候来月经之后,就会喝红糖水来缓解痛经的情况,红糖水还具有补血的作用;现在喝红糖水的方式是越来越多,比如使用生姜加红糖水具有暖胃驱寒的作用,生姜葱白红糖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喝过,那么生姜葱白红糖水的

  • 葱白萝卜水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我们在做菜的时候都会放一些大葱,觉得这样炒出的菜味道更加鲜美,其实大葱除了可以作为配料以外,还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呢,很多人在感冒发烧的时候会喝一些葱白水,这是因为葱白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萝卜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那么葱白萝卜水的功效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