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山药栽培技术

山药栽培技术

山药主产于河南、山西、山东、河北、陕西、广西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产于我省温县、武陟县的称怀山药。

生长习性山药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茎叶喜温怕霜,25℃~28℃为生长适宜温度;根茎发芽要求土温在15℃左右;根茎在土温20℃~24℃时生长较快,20℃以下生长缓慢。山药虽耐阴,但养分积累、根茎长粗常需要强光。土壤以沙壤土为好,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地块不能栽培。山药喜有机肥。以怀山药为例,生长发育大约分为五个阶段:幼苗期(从发芽、出苗至展叶,4月初至5月中旬)、盘根期(从展叶至现蕾,5月上中旬至6月中下旬)、根茎膨大期(从现蕾至根茎基本停止生长,7月上中旬至9月上中旬)、根茎膨大后期(9月上中旬至10月底,10月底为成熟期)、休眠期(地上部枯萎至翌年发芽)。

栽培技术栽培方式:山药有单作和间作两种栽培方式。山药只可连作2年,否则会发生严重病害,出现根茎发杈现象。山药容易感染病害,应特别注意不要与容易感染病毒病的植物如烟草轮作。选地整地:山药为深根植物,耐肥力较强,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向阳温暖、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沙壤土种植。地选好后挖种植沟,种植沟一定要挖直,应在头年冬季之前挖好。种植沟一般分单沟单行和单沟双行两种。单沟单行沟距1米,沟宽0.5米,深0.6~1米;单沟双行沟距1.2米,沟宽0.6米,深0.6~1米。挖种植沟不要打乱土层。结合填土可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要与土掺和均匀)。沟土填满后,要灌水折实土壤,以避免夏季遇大雨塌沟折断山药根茎。最后做成平畦待播。在同一块地上栽培山药,可实行隔沟轮换的方法种植,即把土地分成宽1.5米或1.8米的种植带,第一年在0~0.5米或0~0.6米处挖种植沟,第二年在0.5~1米或0.6~1.2米处挖种植沟,第三年在1~1.5米或1.2~1.8米处挖种植沟。这样以来,在同一块地上山药可连续种植3年以上。繁殖方法:山药栽子繁殖法即顶芽繁殖或节头繁殖,是指将根茎上端较细的脖形部分、具有隐芽和茎痕的一段掰下作种。采用此繁殖方法山药发芽快、苗壮,但连续使用此繁殖方法3年以上,山药生产力衰退,产量降低。

山药段繁殖法即截节繁殖,在采挖山药时,选留两端同粗、直径3~5厘米、无病虫害的根茎,截成长6~8厘米、重65~100克的段。山药段的两端要先经太阳晒干(晴天中午晒2~3小时)或蘸草木灰,然后用40%的多菌灵400倍液浸泡1~2小时,捞出沥干水,排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一般排放2~3层或4~6层,上面用湿土覆盖。到翌年清明节前后,挑拣出芽的山药段栽种。单沟单行可在畦面中心开10厘米深的沟,单沟双行在畦面两侧开10厘米深的沟,然后将山药段按株距15厘米平放栽种,浇水并待水渗后,覆土10厘米厚,轻按踏实,经10~15天可出苗。第一年用山药段繁殖的山药,第二年采挖时取下山药栽子栽种,产量较高;当年食用的山药,取下紧接山药栽子部分的一段育芽,效果也很好。也可在采收山药时留下山药不挖,到翌年清明节前后挖出,截节同前法,处理后直播大田。山药零余子繁殖法是在头年秋季采摘成熟的山药零余子,选大块放置于潮湿沙土堆内越冬,翌年春季沟播,按1米畦种4行、株距10厘米栽种,当年秋季可形成长达30厘米的小根茎,第二年全根茎栽种,用于更换老山药栽子。

田间管理搭架:山药出苗后几天就甩条,需立即搭架扶蔓。一般可搭“人”字形架,架的交叉点离地面高70厘米左右,也可搭三角、四角形架。搭架用的竹竿以长1.5米以上为宜。中耕除草:山药出苗后要勤中耕除草。除草后要及时培土,以免露出地下根茎。水肥管理:山药的生育期较长,必须不断供给肥料,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山药喜肥效期较长的有机肥,如厩肥、堆肥和人粪尿等。一般在播前10天每亩用充分腐熟有机肥8000~10000公斤(如果底肥施有机肥较多,这里可少些)浅施。在现蕾期、根茎生长盛期的追肥方法:在苗高1米以下时离根部20厘米处穴施,每亩用尿素10公斤左右;在苗高1.5米时,每亩施磷酸二氢钾5~7公斤或硫酸钾5~7公斤、过磷酸钙8~12公斤,也要在离根部20厘米处穴施。山药不耐旱,怕涝,生长前期即使是沙质土壤也不要浇水,以促使根茎向地下伸长;根茎生长盛期土壤需保持湿润状态,不旱则不浇,若需浇水,宜浇跑马水,排水沟内不能积水。遇雨要及时排水,水不能渗入种植沟内。

猜你喜欢

  • 胃要怎么保养

    一、胃怕寒,胃是娇弱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比较敏感,所以胃部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太多寒凉的食物。二、胃怕撑,吃得太饱会使胃排空延迟,从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三、胃怕晚,很多人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不按时吃饭,饿了就忍着,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毛病。

  •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不懂的人不要乱喝

    黄芪泡水不是谁都能喝,我们都知道黄芪泡水好处多,对脾虚失眠都很有帮助,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对于感冒发热者,阴虚湿热者,或者身体处于虚弱的状态,此时喝黄芪水可能使得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头晕,上火等不适情况,所以这类人群最好不要喝。其次,黄

  • 晨起喝凉白开好吗

    晨起一杯凉白开是对还是错。很多人有早晨喝一杯凉白开的习惯,认为可以调节内分泌,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其实这种习惯是不正确的。中医认为,晨起正是阳气升发的时候,此时喝杯凉白开,好比正常工作的发动机泼上一盆冷水,这样做会大伤人体下焦阳气,对健

  • 泡脚对失眠有效果吗

    中医认为,人的足部有许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穴位,同时足底也是脏腑的重要反射区,再者脚为精气之根,所以用温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痰湿和痰热的区别

    痰湿的人都是肥胖,而且湿气比较重,特别容易出现困倦、疲乏、浮肿的表现,这种体质人都考虑健脾祛湿。痰热是偏于出现热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黄的症状,而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种体质人就要考虑清热化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