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以现代科技研究四时脉象变化规律

以现代科技研究四时脉象变化规律

闪增郁 陈燕萍 汪南玥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基础医学研究的趋势是面向临床,中医藏象研究同样如此,藏象研究面向临床的研究重点是对五脏功能状态的判断。《内经》更是以把握五脏四时的偏胜偏衰作为诊病的基本纲领,而五脏脉象又是判断五脏四时功能状态的重要指征。基于“时藏相应”理论的四时脉象变化规律研究,是判断五脏功能状态的基础性研究。

藏象理论是中医学理论核心的重要组成

藏象学说总的精神就是根据人体所表现于外的各种生理现象、体征,再结合自然节气与这些现象的相应关系加以分别归类,并冠以当时所知的一些脏腑器官名称,实际上是以此为代号来归纳当时人们在与疾病斗争中所积累的若干经验认识,这就是中医学所说的‘藏象’含义及藏象学说提出的物质基础。

中医藏象理论在中医学中,不仅包涵了中医解剖、生理等基础医学方面的内容,还外延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处方用药等方面。换言之,它不仅是阐明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机制的中心环节,也是临床治疗学的理论依据。因此,中医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四时五脏相应”是中医藏象理论的主导思想

人应四时是中医整体观的重要内容。“四时五脏相应”(简称时脏相应说)是《黄帝内经》认识脏腑生理的一个重要观点,这里的四时指能反映阴阳升降、寒热温凉变化的四季,五脏指以心、肝、脾、肺、肾为中心的人体脏腑系统。“时脏相应”说的核心是说人体内在的脏腑生理机能与外界时辰季节变化具有同步的相应性变化,其内容包括“肝应春”、“心应夏”、“脾应长夏”、“肺应秋”、“肾应冬”等。“时脏相应”是古人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思辨而形成的。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为一个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时和脏相应。2000多年来,无论是历代医家还是中医学现代研究,都非常重视季节、时间因素对人体状态的影响。

开展藏象研究时要充分考虑时间因素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灵枢·岁露》说:“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四时法则作为中国古人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抽象出来的理论,根据天人相应的观念,不仅说明人体与外在环境的密切联系,还用以阐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指导医学应用。

中医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不仅把人当作一个整体看待,而且把人看成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人体生命与宇宙自然互通互动。

五脏脉象与四时相应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这是古人对于脉的认识。“脉象”是中医对人体体表动脉搏动的外在表现的感悟,并通过这种感悟,反应出中医对人体气血及脏腑功能状态的认识。而“象”则是指可察的、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内经》采用据“象”归类、取“象”比类的整体、动态思维方法,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

取“象”的目的是归类或类比,它的理论基础是视世界万物为有机的整体。取象比类即将动态属性、功能关系、行为方式相同、相近或相互感应的“象”归为同类,按照这个原则可类推世界万事万物。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指出了脉的四时变化规律,并且脉与四时阴阳变化时期相适应为正常。如不相适应,可以根据季节和脉象的变化来判断病在何脏,而知死亡的时期。

中医脉诊信息的获取

在进行中医脉诊信息采集时,正确的定位是保证其信号可信度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中医师在临床诊脉时,以人体的腕部高骨定关,可根据人体的高矮胖瘦,调整其三个手指的间距及寻脉的力度,并通过举、按、寻等方法寻找脉的特征。

目前的脉诊仪多采用人工手动调节的方法完成上述过程,使得脉诊信息采集时空间定位的准确程度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影响了采集到的脉诊信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中医脉诊仪研究50余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研究新的脉诊信息采集控制系统,是开展现代中医脉诊信息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步进电机、直线导轨和虚拟仪器技术,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代科技对人体节律的认识

现代研究认为,在脉搏中出现的节律,是很多节律相互作用和自组织的结果。人体时间系统的很多变化都可以从脉象中反映出来。脉搏的节律虽然取决于心脏节律,但心律与呼吸节律有密切的相位协调关系,另外跟行走、跑步、咀嚼和眨眼的节律也有相位协调关系。中医的脉象不单纯是脉管内压力变化和血液动力学状态的表现、而且是人体时间系统变化的综合反映,因此是中医辨证的一项灵敏指标。

人体时间系统的基本成分是由各种振荡子产生的节律和振荡。评价节律和振荡的主要参数是振幅和周期。振幅跟振荡子的强度有关。振幅越大,表明振荡子强度大,稳定性高、更能耐受外部干扰。振幅过大或小都是异常。振幅过大,如果按中医的脉诊就相当于脉象实而有力,属实证,表明生理功能亢进,全身防御机制总动员,对疾病进行抵抗的过程;振幅小,脉象必然细而弱,属虚证,表明生理功能低下,抗病能力不足。

用现代科技研究四时五脏脉象变化规律是藏象研究重要内容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常以不病调病人”。病人脉象的变化,必须以正常人的脉象作为比较。“以常衡变”的思想贯穿于《内经》的始终。

当代医家赵恩俭主编《中医脉诊学》云:“正常人的脉象在一日之中,也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一样的相应变化,临证者用心玩味自知,一日四时的变化属微量变化,不若一年四时之脉的变化突出而已。”又云“疾病是受一日四时影响,脉象无不皆然,善诊者自知。”

由于在诊脉上医师的个体差异很大,中医临床只停留在“临证者用心玩味自知”的状态显然是不够的。因此,用现代方法研究四时五脏脉象变化规律,是藏象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从现代科学角度看,我们认为中医脉诊信号是人体复杂系统的输出信号,这种复杂系统在本质上是时变(非平稳)和非线性的。在中医藏象理论、脉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应用计算机科学、信号分析等现代技术,开展基于“时藏相应”理论的四时脉象变化规律研究是可行的,是开展中医藏象理论研究的较好切入点。可以为临床鉴别五脏在四时的病脉提供初步的正常参考数据。为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 西瓜皮的功效与用处

    一、消暑利尿。将去除外层硬皮的西瓜皮切成小块或小块,放入水中煮沸,加入西红柿、鸡蛋和调,喝汤吃瓜皮。2.缓解牙痛。中医认为西瓜皮可以治疗炎热、口渴等疾病。西瓜皮除泡茶外,晒干后加入少许冰片,敷在牙痛处,可缓解疼痛。3.美肤。西瓜皮含有高维生

  • 肺胀病,肺肾气虚、痰瘀内阻型

    方药:生黄芪60g,生白术10g,蜂房10g,炙麻黄10g,杏仁10g,炙枇杷叶15g,炙百部10g,淫羊藿20g,厚朴10g,桃仁10g,红花10g,炙水蛭3g,沉香(冲服)3g。7剂,水煎服,分次温服。

  • 被毒蛇咬伤该怎么做

    5月5日,我们迎来了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夏季是蛇伤的高发季节。被毒蛇咬伤该怎么办?首先,立即远离被蛇咬伤的地方。如果蛇咬了它,你可以用棍子或其他工具促使它离开;如果你在水中被蛇(如海蛇)咬伤,你应该立即将受伤者移到岸边或船上,以避免溺

  • 中暑发病骤急,抢救应及时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急性疾病,其特点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中暑严重,体温大多在39℃以上,患者面色苍白,有昏厥等症状。如果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让患者喝一点

  • 药膳调理失眠

    莲子百合瘦肉汤。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莲子性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