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骨伤科巴戟天常用药对

骨伤科巴戟天常用药对

张虹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归肾、肝经。能补肾助阳,祛风除湿。《本草求真》云:“巴戟天,辛甘微温,据书称为补肾要剂。能治五痨七伤,强阴益精,以其体润故耳。然气味辛温,又能祛风除湿。故凡腰膝疼痛,风气脚气水肿等症,服之更为有益。”巴戟天在骨伤科的常见配伍药对如下。

巴戟天配杜仲

巴戟天善入肾经血分,功专温补肾阳,兼能除风祛湿;杜仲兼入肝经,功长补益肝肾,兼以强筋壮骨。肾主骨,肝主筋,肾藏精,肝藏血,二药合用,精血并补,筋骨益盛,并可祛风湿,对于肝肾不足者,二者相须为用,其效可见。临床常用于治疗肾虚身弱、风湿痹痛、足膝痿弱等症。巴戟天、杜仲合用,方如巴戟丸(《圣惠方》)。

巴戟天配花椒

巴戟天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对肾阳虚兼风湿之证尤宜。《本草备要》曰:“巴戟天,补肾益精,治五劳七伤,辛温散风湿,治风湿脚气水肿。”花椒辛散温燥,入脾、胃、肾经,长于温经燥湿,散寒止痛。二者合用,增强其散寒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肾虚寒湿脚弱急痛。方如巴戟酒(《圣济总录》)。

巴戟天配牛膝

巴戟天走肾经血分,填精而强筋骨,散邪而除痹痛,补而不滞,温而不燥,为补肾除痹之要剂。牛膝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兼能祛除风湿,是治疗筋骨痿痹证的常用药物。二者相配,能强筋健骨,通经除痹。临床常用于中老年性关节炎患者,症见腰膝冷痛、风湿日久、筋骨痿弱等。方如巴戟天酒(《备急千金要方》)。

巴戟天配肉苁蓉

巴戟天辛甘而温,性偏燥而不柔,温阳助火力胜,兼有祛风除湿之力。肉苁蓉甘咸而温,质地滋腻,性柔而不燥,补肾壮阳之中还兼有润燥益精之功。二药合用,相须配对,增强温肾壮阳之力,且二者润燥相宜,具有补火而无燥水之妙。临床适用于肾阳虚衰、腰膝酸冷、筋骨痿弱等病证。巴戟天配伍肉苁蓉,方见金刚丸(《张氏医通》)。

巴戟天配五味子

巴戟天甘润不燥,其性微温,能补肾助阳,为补肾要剂。五味子酸温质润,补中寓涩,能温敛肺气,下纳肾气。二者相配,既能解散外邪,又能起到散收同用之功,散邪有度,药力缓续。主治筋骨关节疾病肾虚日久者。方如五味子丸(《太平圣惠方》)。

巴戟天配续断

巴戟天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可治肝肾不足、筋骨不健之痿软及风寒湿痹证。续断辛苦微温,入肝、肾经,能补益肝肾,强筋壮骨,通痹起痿,用治肝肾亏虚所致的腰膝酸痛、膝胫无力等病证。二者相须为用。临床主治骨折筋伤,从高处坠损等。方药如接骨草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详医嘱 服法当——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6)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

  • 开路药 调胃肠——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5)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自拟方治热病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