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魏晋风度与药石

魏晋风度与药石

鲁迅在一篇题名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的文章中,对魏晋风度作了辛辣的讽刺。其中,在讲到魏晋名士“扪虱而谈”、“居丧无礼”等种种怪诞行径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行为并非是他们自任洒脱,卓而不群,而是因为他们吃了一种药。

鲁迅说到的这种药就是魏晋时期盛极一时的“五石散”。五石散由石钟乳、紫石英、石硫磺、白石英及赤石脂五味药石组成,由于这些药药性燥热峻烈,服用后需食“寒食”,以发散药性,故又称为“寒食散”。祖国医学认为,石钟乳、白石英和硫磺具有温肺肾和壮阳的功效,可以治疗阳痿等症。紫石英具有镇心、安神的功效,可以治疗虚痨等症。赤石脂性收敛,可以治遗精。所以,“五石散”可用于壮阳,治阳痿,同时还可用于治疗湿疮、溃疡等症。

魏晋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对男女性欲的追求采取相对宽容甚至支持的态度。人们通过服石,以增强其在房事中的快感。可是到了后来,随着药石价格越来越昂贵,服石渐渐成为身份的象征。文人、士大夫等都以服食“五石散”为荣耀,就连没钱的人,发烧时,也佯称是由于吃了“五石散”的缘故。

“五石散”由于药性燥热,且其中药石大都有毒,所以服用之后五内如焚,浑身发热,必须散步以资宣泄,对称“行散”,所以六朝诗有“至城东行散”之句。鲁迅说,服散之后,由于皮肉发烧,不能穿窄衣,所以晋人多轻衣缓带;因为皮肤易破,衣服不能常洗,所以名士们只好“扪虱而谈”;因为火力太大,所以显得高傲、发狂;因为散发之时,不能肚饿,需要赶紧吃冷物,所以“居丧无礼”。因此可见,所谓的魏晋风度,在鲁迅的笔下不过是服散造成的苦果。

我国古代最早开始使用药石,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据西汉名医淳于意《诊籍》记载,第一个使用药石的是扁鹊,他曾提到“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到秦汉时,药石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神农本草经》上品共收载了丹砂、石钟乳、紫石英等18种药石。魏晋时期,养生学和炼丹术兴起,葛洪的《抱朴子》等较早的道家养生著作里记载了大量运用药石炼制丹药以延年益寿的方法,药石的使用遂盛极一时。关于“五石散”的发明,一般认为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他的《金匮要略》中的《伤寒杂病》一篇中有“侯氏黑散”,最早注明“宜冷食”,又有“紫石寒食散”,最早直呼“寒食”。

药石大都有毒,一般只宜外用,内服易造成中毒。自魏晋以唐,多有因服食“五石散”而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记载,所以自唐以后,服食之风渐渐消失。但是,这一服石历史却为矿物类药材的使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与临床经验。实践说明,正确、适量地使用矿物类药材,能起到特殊的治疗和强身作用,源自《抱扑子》的升炼名药“龟龄集”,择取了服石精华,适量地配伍运用了一、两味矿物类药材,就是对“药石”运用的最好说明。

猜你喜欢

  • 灰指甲的初期症状

    灰指甲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灰指甲的发病其实也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的,正常情况下当灰指甲发生感染之后,指纹就会出现裂纹,会变黑,增厚,然后还会有一些屑,如果不及时的治疗的话,也会引起真茵的感染,而且这种灰指甲还是会传染的,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那么

  • 窦性心律不齐有哪几种

    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心脏的疾病,这样的疾病在得了后会对患者形成严重的影响,不但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还会对身体有着非常大的伤害,得了窦心律不齐的疾病后,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防止出现意外的情况,那么窦心律不齐有哪几种类型?通过下面的

  • 胃病吃什么好?

    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2、中医认为土豆具有健脾和胃、通利大便的功效,可辅助治疗习惯性便秘、慢性胃痛、皮肤湿疹等症。3、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进食新鲜绿叶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

  • 肝脏不好指甲症状

    肝脏作为人类最大并且功能最多的器官,具有帮助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运转的重要功能。但是,你知道吗,如果肝脏受到伤害,就会导致肝脏的排毒出现功能性障碍,进而可能引起指甲发黄发白或表面凹凸不平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但这并不具备唯一性。健康的指甲

  • 尿液发黄是怎么回事?

    小便发黄大家肯定都认为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对于尿液发黄是怎么回事又不是十分的了解,大家不要小看尿液发黄,这也许是很多疾病的危险信号,一定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女性尿液发黄和很多的慢性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大家一定要先了解导致尿液发黄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