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痛经的药膳调理

痛经的药膳调理

凡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及腰部疼痛和其它全身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的,称之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它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多见于未孕妇女,往往在生育后疼痛缓解或消失。继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痛变者,它常发生于生殖器官有病变后,初潮后一段时间无痛经。

根据痛经所表现的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型。

气滞血淤型:可见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拒按,下坠或刺痛,月经色紫黑有块,块下痛减,月经量少而淋漓不畅,胸胁胀满及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淤斑点,脉沉强或沉涩等。

寒湿凝滞型:可见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或绞痛,疼痛拒按且得热痛减,经水量少,经色淡而夹白块,或经色如黑豆汁,经行不爽,畏寒便溏,舌边紫或牙龈紫黯,脉沉紧等。

气血虚弱型:腰膝酸软,面色苍白,神疲无力,月经色淡而量少。

肝肾亏损型:经后小腹作痛,腰酸膝软,头昏耳鸣,舌淡苔簿等。

痛经一般可以通过药膳调养,取得很好的效果。一般在经前3~4天开始服用。

1、益母草、砂仁各15克,米醋20克,红砂糖30克。前2味水煎取汁,再加米醋和红砂糖少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饮用。功能:疏肝理气调血通经,适用于气滞血淤型痛经。

2、川芎10克,鸡蛋2个,黄酒适量。前2味水煎煮至蛋熟,去蛋壳再煮5分钟左右,加黄酒调匀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吃蛋喝汤。功能活血祛淤,理气止痛,最适用于气滞血淤性痛经。

3、佛手10克,生姜6克,白糖适量。前2味水煎取汁,加白糖调味饮用。每日1剂,分1~2次饮用。功能疏肝理气,调血通经,适用气滞血淤型痛经。

4、当归、生姜各25克,羊肉块500克,桂皮调料各适量。各味水煎至肉烂熟即可,吃肉喝汤,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能温经化淤、调经、止痛,可用寒湿凝滞型痛经。

5、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50克。水煎温饮,每日1剂。功能温经散寒,化淤止痛,可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6、小茴香15克,生姜20克,红糖30克。水煎饮服,每日1剂。功能温经散寒,化淤止痛,可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7、肉桂未2克,女贞子10克,粳米100克。女贞子水煎取汁,入粳米煮成粥,入肉桂未调匀服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能补肾、温经止痛,可用于肝肾亏损痛经。

8、核桃肉30克,降香10克,龙涎香5克,黄酒适量。前3味入黄酒内浸泡10天后饮用,每日2次,每次饮5毫升。功能补肾温经,降气止痛,可用于肝肾亏损性痛经。

猜你喜欢

  • 失眠,分享两个核心要点

    那么在临床当中,失眠分为各种类型,有的人表现也不太一样,但是终归起来,失眠就有两个核心的要点,我们一定要了解。失眠的两个核心要点,在我看来,第一火热扰及心神,心神不宁它就容易失眠,第二点,心血不足,不能够濡养心神,这样也会导致失眠。那么这位

  •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怎么调理

    那么这种肠道的息肉尤其引起我们重视,之前跟大家科普过一句绕口令,说肠息肉一般呢,他不会转化为肠道的恶性肿瘤儿,但是肠道的恶性肿瘤儿多半是由肠息肉发展过来的,所以说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这类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患有肠息肉

  • 湿热久除不去怎么办

    湿热久出不去,五个方法可以帮你把胃,肝,膀胱,大肠,关节的湿热赶去。这个脸上出油爱长痘,早晨起来口苦,一吃饭就肚子胀,胳膊腿上长湿疹,舌质发红,舌苔黄腻,这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湿热。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五个方法,不管是湿热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赶出去

  • 肾阴不足有哪些症状

    中医有一句话叫阴虚则痛,阴液在体内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那阴液不足,压不住阳气,就会产生虚火,虚火灼烧,我们身体就会隐隐疼痛。还有渗出水和体内的阴液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六个部位的疼痛。第一个就是腰痛,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不能温煦腰部的

  • 入睡难疏肝,容易醒调脾,睡不沉补肾!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