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药有没有失效日期

中药有没有失效日期

中成药确实没有明确规定有效期和失效期,但是由于包装各不相同,保证质量的差异很大。有些比较严密,如一些蜡丸,其中蜜丸可以较长时间保存不坏,有的地方至今还保存有清朝年代的药丸,质量完好,成为精品。而同样的蜜丸,如保存在简易的蜡封纸盒内,就比较容易发霉变质。所以我们在使用中成药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检查一下,看是否已经变质霉坏,或发生了其他异常情况。如有任何异常或变质现象,都不应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中成药常见的变质情况如下:

1.霉变。空气中的霉菌孢子感染了药物以后,特别是感染了含糖的药物后,遇到适当的温度、湿度就会长出菌丝,这就是发霉。蜜丸发霉后,常带有灰绿或灰白色的斑点,只要认真检查,就很容易识别。糖浆发霉后,还可以见到白色的絮状物。

2.糖衣变色。糖衣片会因蜡衣溶化或糖衣受潮溶化而褪色或变色,或有起斑现象,这是由于药片受潮气、温度等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异。有的胶丸、胶囊、糖衣片吸潮后,还会发生互相粘连或粘瓶现象。

3.针剂因贮存时间过长,会发生变色或沉淀现象。

4.结块。冲剂、颗粒剂、散剂,由于贮存中吸潮、受热而凝结成固体或粘连成块。

5.裂片、松散。这是由于吸潮所致。

6.皱皮、干裂和硬结。大蜜丸常发生此种情况,这是由于包装不严,时间太久,温度过高,使水分散失而过于干燥所致。

7.反砂。是含糖中药中的糖质结晶析出。水蜜丸也会析出点状结晶,这是由于水分过度蒸发所致。

8.融化。如阿胶等胶剂或膏药,因贮存温度过高,便会发生融化变软,使其变形。

9.虫蛀、染色。水蜜丸、大蜜丸、水泛丸等,均可发生此种情况,系在贮存中受潮所致。虫蛀可形成蛀洞甚至可见虫的排泄物。染色则出现绿色或白色小点,系受潮霉变所致。

10.发酵。糖浆可因温度高,水分蒸发集中在表面,使局部糖浆稀释,而引起酵母菌在表层大量繁殖,甚至由于产生大量气体而引致爆炸。有的则因局部发酵而出现酸败的异味。

11.气味改变。除因发酵所致的酸味外,含挥发油的中成药,因包装不严,挥发油散失后,则可出现异常气味。

12.沉淀。除针剂因贮存时间过长,会出现沉淀外,有些酒剂因酒精挥发过多后,也会出现沉淀。

有些中成药因贮存时间过久发生霉变,服后常会引起腹泻,有的因感染了细菌也可引起腹泻。蜜丸的简易鉴别方法是,将蜜丸放入凉水中,如发生灰色或微绿色浑浊,甚至有白色絮状物出现,即是霉变的初步证明。如果再经过细菌或霉菌培养检查,更可以进一步确认这批蜜丸是否已经变质了。变质的药物不能吃。

猜你喜欢

  • 扶阳燠土治腹泻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

  • 补阳还五汤合八珍汤加减治中风后遗症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

  •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技术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阴囊潮湿治验一则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

  • 应用经方须注意药量配比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