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天食羊肴温补正合时

夏天食羊肴温补正合时

传统的思维方式最能误导人。比如提起羊肉,粤人都认定它能“益中驱风、祛寒暖胃”,是冬令进补的首选佳品,但若一讲到夏天食羊,则先入为主地和“冬天食羊补、夏天食羊燥”等同起来,以为大暑天食羊肉会大汗淋漓!究其缘由,仍是认为羊肉温补,广州的气候使体内的热气散不出,所以还是少吃为好。

但事实是,盛夏出汗较多,体内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类的大量消耗,如不及时补给就会导致营养失调,而食羊肉,正是进行温补的选择。羊肉性甘温,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营养物质,在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还提到“羊肉补中益气,性甘”,认为它同那些大补热补之物相比,能为普遍的人所接受,通过温和的吸收,补而不燥。平日我们把羊肉大补和热气画上等号,主要是因为没有理解羊肉“甘温”的基本定性,想当然认为夏天食羊一定越食越出汗,于是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夏日不食羊的误区。其实,只要烹调方式得当、进食方法得宜,在夏日食羊肉是最佳的进补。

广州虽别称羊城,但却不盛产羊,故而在不少粤菜馆推出有关羊肉的菜式,大多只以羊肉煲的单一面孔呈于消费者。但也有例外的,位于海珠区的新兴饭店、新兴家喻酒家在经近二十年的研究,以一整套秘不外传的独特烹调方法,成功地驱除了羊肉的膻味,并在粤式烹法上采用烤、烧、焖、煎、炸、扣、炖、煨、烩、浸、卤……等中外烹饪技艺,把粤菜的鲜、清、嫩、原汁原味特色与羊肉的真味、滋补营养特点共冶一炉,将“夏日羊肴”发挥得淋漓尽致。夏日即在眼前,羊肴又如此惹味,是不是该去“新兴”尽情一品?

猜你喜欢

  • 辨证分型不容否定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三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小儿心力衰竭诊疗技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明辨虚实治寒热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