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长寿三要素 天寿过度 气脉常通 肾气有余

长寿三要素 天寿过度 气脉常通 肾气有余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大学

追求长寿是人们的普遍愿望,但长寿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

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到了老年(《内经》认为男子64岁以上,女子49岁以上),一般肾气衰弱没有生殖能力了,但为什么有些人还能有生殖能力呢?原因有三:一是“天寿过度”;二是“气脉常通”;三是“肾气有余”。这三条实际也是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健康长寿的人其生殖能力也往往超过一般人。二千余年前的人们已经明白,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同时,后天的气血畅通、肾气旺盛也是长寿的重要条件。

天寿过度——先天遗传禀赋

超过常人

所谓“天寿过度”,即先天遗传禀赋超过常人。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长寿15%取决于遗传(近有报道,上海有关人员的研究认为20%~2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60%取决于其生活方式。有人统计1千余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90%以上有家族长寿遗传史。可见《内经》的观点的确是经过长期临床观察的经验总结。

气脉常通——气血保持畅通

所谓“气脉常通”,即气血能保持畅通。《内经》认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人体维持生命之本,而“气血以流通为贵”。《内经》告诉我们,保持气血流通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从机体老化的演变规律来看,最早发生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动脉硬化和组织缺血,所以现代有学者提出“老人多瘀”的学术观点。实验研究证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有人通过对高脂家兔的研究,发现其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有相关性变化,这些可能反映了中医“痰浊证”与“血瘀证”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观察证实,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与人类血瘀证一样具有黏、浓、凝、聚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而且血液流变学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明显,易形成血栓。

临床实践证明,大部分老年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中风后遗症、前列腺增生、老年性痴呆、肿瘤等都存在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瘀方药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缺血状态,可以抗心肌缺血、脑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抗血栓形成等。以上从实验和临床两个方面说明气血通畅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

肾气有余——肾中精气旺盛

所谓“肾气有余”,就是肾中精气旺盛。《内经》认为肾中精气的盛衰,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及衰老过程。肾气充则人体壮盛,肾气虚衰人就变老,或未老先衰。这是因为肾藏元气,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生命之门。肾气充盛,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正常。肾气不足,五脏六腑功能减退,就会出现诸如性功能减退、精神疲惫、腰膝酸痛、须发早白、齿摇脱落等衰老现象。衰老的内因是“肾”起主导作用,肾气盛则寿长,肾气虚则早衰。

上海有人对900多名老年人调查表明:94.7%有肾虚证(腰膝酸软、倦怠无力、耳鸣耳聋、畏寒肢冷、夜尿频多、发脱齿摇、健忘失眠、尿后余沥、胸闷气短、性功能减退等)。历代医书中延年益寿的方药以补肾者为最多。有人统计历代13部有代表性的医书中,关于延年益寿的药方124首,经分析温补肾阳为主的87首,占70.2%。因此历代对老年人的强身、延缓衰老均以补肾填精助阳为要。实验研究证明,肾虚可以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机能紊乱、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自由基含量增加。补肾培元药如灵芝、黄精、地黄、玉竹、首乌、山茱萸、枸杞、鹿茸、紫河车、菟丝、肉苁蓉、人参、黄芪等,均具有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能改善这些实验室衰老的指标。

猜你喜欢

  • 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

    扁豆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和饮食价值很高,适量的饮食对自己的健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扁豆花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1.扁豆花的功效和作用。从扁豆花的性味归经来看,其性寒甘,可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中暑、

  • 生姜的价值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食用枸杞需注意事项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食用山药应注意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