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掌故

中医掌故

杏林

相传三国时,吴国有个高明的医生名叫董奉,有起死回生的医术,救人无数。董奉给人治好了病,不收酬礼,人们对他非常敬佩。大家相约,为了答谢董奉,经他治愈的重病人,在他家附近栽种五株杏树,轻病人栽一株。数年之后,这地方的杏树竟蔚然成林,颇为壮观。从此,“杏林”一词便成了医学的象征。人们在赞扬某医生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时,往往给他赠送“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的锦旗。

岐黄

据说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简而意博,理深而有趣,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文献,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后世因此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黄也被视为医家之祖。其实《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在战国时期,只是托名于黄帝、岐伯而已,它汇集了古代医家和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

悬壶

据《汉书·费长房传》载:古代有一位管理街市的小官叫费长房,一天他看见一老者在街市行医卖药,治病很神,妙手回春。他悬挂一壶(葫芦)于铺房外面,白天卖药,晚上跳入壶中。费想此翁必非凡人,于是百般亲近于他,希望能学得医术。后来老者传授给他治病方法,嘱其多为广大百姓解除疾苦。费长房从此以老者为榜样,悬壶行医济世。此后医生行医常常腰悬葫芦,或在诊所门前高悬葫芦,有些中药店也以之为标记。

大夫和郎中

最早的时候大夫、郎中不指医生,而是官名。上古天子分封诸侯设大夫;郎中自秦朝开始被设为官名。后来人们为了称赞医生的医术把医生称为大夫。大夫是最高级别的医官,又因为医官中还有郎中次之,因而又有人把医生称为郎中。(张存悌)

猜你喜欢

  • 吃不胖是什么原因

    第一,吃的多,但是就是不长肉,这个可能和体内的火旺有关系,最常见的就是胃火旺,胃火旺不管你吃进来再多的食物,都能被快速的消耗掉,自然吃的多也不会胖。第二,吃得不多,不爱吃饭,吃不下饭,吃一点饭就要考虑是不是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过差。脾虚食物不

  • 小米粥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前两天,有一位患者找到我,说自己有糜烂性胃炎,他听说多吃小米粥就能养胃,就吃了一段时间,但他感觉不仅没有变好,反而症状加重,问我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关于胃食管反流,之前我也说过要少喝小米粥,有人不理解,说小米粥不是养胃的吗?养胃指的是对我们

  • 脾虚的表现和症状,应该怎样调理?

    现在的人吃东西啊,过于丰富,不仅吃的多,而且吃的比较杂,这就对我们的消化系统造成很大的负担,时间久了就会造成我们脾胃虚弱,不过由于每个人的体质有差异的,所以脾胃问题的类型当然是不尽相同的,那么接下来,就会教会大家如何正确的辨证调理脾胃。中医

  • 吃撑了胃不舒服怎么办

    为什么稍微吃一些食物就觉得撑呢?其实主要是因为胃动力不足所造成,胃动力不足导致吃进去的食物难以消化,一直就停留在咱们这个胃里面,然后造成我们吃一点点东西就会有一种撑胀的感觉,那么该怎么办呢?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三招第一招,不要坐着,要站着,生

  • 看舌苔辨病

    看很多粉丝问我,中医看病为什么要看舌苔呢?舌苔呢究竟能看出什么来呢?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窍,因为脾之外候,舌头通过经络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跟五脏六腑相通,不同的是啊,舌面的区域对应不同的脏腑,舌的中部呢一般是属于脾胃,舌尖主心肺,舌的两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