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春捂指数”保证健康

“春捂指数”保证健康

“春捂”的通俗说法有很多:“春不忙脱衣”、“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是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等,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养生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春捂”得法,将会减少发病的机会。

如何正确“春捂”?古代医书《摄生消息论》指出“春天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寒风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就是说,棉衣不可过早脱去,多备几件夹衣,随天气变化增减。

随着医学气象学的兴起,科学家对春捂有了许多科学、更具体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实践中便于“操作”的数据,姑且称它是“春捂指数”。

一、把握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塞、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春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二、把握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三、注意温差昼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春天的气温变化无常,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花开又被风吹落”,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孩子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的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昼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四、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的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因为你没有捂到位。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猜你喜欢

  • 肝郁气滞有什么症状

    肝郁气滞是我们现在非常常见的一个情况,现在就会压力比较大呀。这阶段疫情也比较严重,大家就是觉得比较紧张。那么这个时候肝郁的患者更多了。那么有的时候说就是生个气呗,哎,无所谓,哎,情绪不好嘛又能怎么样呢?但是长久的这种肝气郁结,肝气不疏所造成

  • 一喝水就想上厕所是怎么回事

    第一个呢就是有生理性的原因,就是喝水特别多,一次性喝好多水。还有的时候就是喝酒,喝酒之后吸收特别快,排泄也非常快,这种也是正常的。还有那时候天特别冷的时候,天冷之后受这个冷空气刺激排尿会比较多。那么这些都是由正常的一些反应,不要担心过度。但

  • 过敏性鼻炎吃什么药最有效

    大家好。过敏性鼻炎是常发的这么一个疾病啊,尤其现在开始入秋,天气转凉之后就容易犯了。那么这个原因在于哪儿呢?就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外界风寒所造成的。给大家分享一个医案,这是一位刘先生,四十六岁,他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每到十月底十一月份的时候

  • 口干口苦是什么原因 怎么解决

    这个病例呢是一个女性患者,李女士,三十七岁,就是由于这孩子不太听话,然后教育孩子等等过于生气了,上肝火了。这个林女士生气之后,就发了一顿子火之后,这个肝火就一下上来了。上来什么表现呢?头胀痛啊,头胀头疼,尤其是太阳穴这两侧特别疼,然后呢目赤

  • 伤脾胃的行为有哪些

    第一,怕凉。过于辛凉的东西会损伤脾胃,一个是吃凉的东西,脾胃虚,还有一个风邪直中胃脘,这个风直接吹到胃里边儿啊,也怕这种凉,凉了之后这种胃受到刺激之后会觉得脾胃胀啊凉啊这种不舒不适的这个表现。第二,怕过激过饱。就是饿一下,然后呢又一下食物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