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医事纷扰

医事纷扰

南宋时期,青田鹤溪,(即今景宁),是一片山谷险远,人烟稀少的荒僻之地。但是这里却出了一位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占一席之地的医家——陈言。当他来到被号称为“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的东瓯名城——温州时,犹如那鹤溪涌动着的清泉,容进了奔涌向东的瓯江,为东瓯医学界,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陈言,字无择。其客居温州之际,正值瘟疫肆孽,目睹了劳苦民众病死惨状,痛心疾首。于是,一方面,开设医馆治病救人;另一方面,广收徒弟,开展医学教育,传授医学知识。因为他医德高尚,精通医理,医术超群,还仗义疏财,很快就赢得了声誉。同时,陈无择还著书立说,特别是他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成书于淳熙甲午(公元1174)年,对温州的医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全书共十八卷,按照病因来分类,列为一百八十门,记载了一千余首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的临床证治。由于该书内容丰富,分析详细,后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是书在继承张仲景“三因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和创新,重点论述了致病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强调区分三种不同的致病原因,以达治病求本这一目的。因而书名命为“三因极一”。

陈无择在分析“三因”学说的同时,还注意到了唐宋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医学实践,浩如烟海的众多方药,每使临床者无所适从,因此对它们进行筛选、鉴别,确认疗效,就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陈无择的《三因方》,主张从病人的脉象、临床表现入手,根据发病原因来判断疾病,并且应用这些理论对方剂进行归类,使方药趋于简明、精要。由此为“永嘉医派”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南宋时期,真正能把陈无择思想体系继承并发展,把易简的学风推向极致的,还是他的得意门生王硕,字德肤,永嘉人。曾作过监收酒税之类的小官。在陈无择思想的影响下,王硕完成了《易简方》的编写工作。此书在选方用药上,以简便有效为首要原则,全书仅收录了三十首验方及其加减变化,用于治疗临床各种疾病。由于书中选方、用药,方便明了,疗效独特,实用性强,并救治了众多危急病人,尤其适用于缺医少药的穷乡僻壤,所以这书在问世后很快被推广,盛行于民间,世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以说“盛极一时”。王硕的《易简方》,在当时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他代表了南宋医学的一种学风和潮流,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和赞誉。(《易简方》于明正德二年传到日本。在国内曾一度失传,直到清末孙诒让游沪渎,在书店购得日本宽延本的《易简方》,才得以重刊于世。)

《易简方》问世后,在医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曾掀起了研究《易简方》的热潮。分析《易简方》理论与临床成就,探讨它的学术缺陷与不足,对它进行增修、补充,指正书中的缺陷,弥补不足,纠正缪误。从而,形成了务实的“永嘉医派”,王硕堪称为医派的中心人物。陈氏的另一位学生孙志宁,也是南宋时温州名医,编著了《增修易简方》。他广泛地补充和完善了《易简方》的内容,添加方剂,使之更加切合临床实际的需要,对书中的条文进行认真的注释,使其清晰易懂。他为王硕的《易简方》问世和传播,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为“永嘉医派”中,维护、支持王硕的《易简方》的代表人物。

由于《易简方》本为荒僻边远、缺医少药,仓促应付危急的需要。因此追求简明扼要、取用方便,为主要的内容。而在认识疾病、选方用药中,难免有粗糙和简略处。为此,招来对本书的非议、批评、辩驳、纠缪,也在所难免。同是陈无择门人的施发(字政卿,号桂堂),年轻时习儒,中年后专心医道,他在全面分析《易简方》的基础上,批评王硕一味追求易简,忽视了辨证论治的中医精髓,撰写了《续易简方》。施氏不抱个成见、客观冷静的学术分析和争鸣,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易简方》。二书并行,相得益彰,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丰富了“永嘉医派”的内涵。对《易简方》提出批评最为严厉的,还是与陈无择有朋友之情,又有师生之谊的,永嘉卢檀,字祖常,号砥镜先生,著有《易简方纠缪》,后来改名为《续易简方后集》。卢祖常认为作为一名技术高明的医师,要博识、惜民,不图钱财和名利,根据病情变化合理用药,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决不可仅以“易简”为选药的唯一标准。在众多研究《易简方》的学者中,还有永嘉王玮,撰写了《续易简方脉论》,此书不仅局限于对书中方剂的整理和发挥,而是别出心裁,以诊法、治法为主自成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理法方药内容。比如在讨论诊法时,王玮主张医生应用望、闻、问、切,就好比眺望苍苍的高山,俯榄茫茫的江海,高山起伏,苍苍连绵,江海汹涌,茫茫无边。只有用心体察这自然的道理,才能把握诊法的微妙。婉转的批评了王硕放弃四诊,过分追求易简的错误。《续易简方脉论》,是南宋时期研究《易简方》,系列著作中的最后一部,王玮也成了最后一位彪炳医学史册的研究《易简方》大家。“永嘉医派”,由陈无择始,至王硕的《易简方》行,历经孙志宁增修,施发续作,卢祖常纠缪,直到王玮,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走过了一条艰难的道路。此后,虽然“永嘉医派”的医事活动逐渐销声匿迹,但所倡导务实的医风,一直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疗法

    这个患者呢,是一个钱先生,30岁,年龄不大,但就觉得自己得心脏病了,像我刚才讲的问题,心脏病所有的表现都有,哎,胸闷,胸疼,疼的不得了,觉得是心梗,然后心慌,心悸,心跳非常快,然后有濒死感,有一天晚上就觉得,哎,我就疼的不行了,心跳也快,我

  • 黄褐斑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这个病案,是一位周女士40岁年龄,但是在办公室工作,其实也是日晒不着,雨淋不着,本身皮肤保养挺好的,人气质啊,面貌各方面都很好,但是忽然这几年就脸上开始长这黄褐斑了,大片大片的这种斑,就非常苦恼,这个斑怎么来的,本来挺漂亮一个女士,就一下检

  • 湿疹总是反复发作怎么办

    湿疹呢,比较痛苦,出水啊,又痒啊,大面积长了之后,整个脸上头上都是,看起来也不好看,最大的问题在哪儿?反复发作,尤其是在夏天啊,为什么呢?因为夏天湿重,什么叫湿疹?湿邪浸淫皮肤,今天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湿疹方面的病例。这个患者呢,杨先生

  • 经络不通会出现什么症状

    经络中医来讲是整个身体气运行的一个通道,而且它对人体作用的确非常大,因为我们中医讲说人这个脏腑之间互为表里,比如说肺和大肠相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这表里怎么实现呢?它怎么连接的?实际上就是通过经络进行连接,就研究咱们这个中医

  •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虐。采收加工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药材性状:跟较细,圆锥形,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跟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裂平坦,不显纤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