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补髓与养生

补髓与养生

这里的髓,是指精髓,所谓养生必补髓,意思是说,人们若想延年益寿,身体健康,必须要注意经常补充人体精髓的不足。

1.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

众所周知,骨为人体一身之支架。骨骼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命质量。正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说:“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血如故。”意思是说,若做到人体骨髓坚固,气血顺从,这样内外就能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真气独立如常而不为邪气所动摇。这里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人体的骨骼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但骨为髓所养,精又生髓,故髓、精决定了骨骼的生长发育与功能。若髓不养骨,即会造成骨骼方面的疾病。如婴幼儿的佝偻病、成年人的骨质软化病、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病。祖国医学则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髓,肾精亏虚,骨髓不充,故腰痛而腿膝无力。如《内经》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由此看来,精与髓的充盈与否,不仅影响到人体的骨骼系统,还将严重损伤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祖国医学认为,肾主人体生长发育,人体的衰老与长寿和肾密切相关。只有精髓充足,肾才能发挥其先天之本的作用,由此看来,养生必补髓。

2.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

所谓“脑为髓之海”,是说脑是髓汇聚之处,大脑的功能要靠髓的滋养。如《黄帝内经》里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这里非常清楚地说明了髓对脑的重要性。人们常见的脑病如头晕目眩、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不耐思考皆与髓供应大脑不足有关,此外,不仅神经系统的病变与脑有关,人体的四肢无力,视物不明,时常感到疲劳懈怠、倦卧皆与骨髓不足,不能充养大脑有关。还有,脑髓又与精神意识有密切关系。若脑髓不足则精神败坏。如《黄帝内经》里说:“头为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亏矣。”

祖国医学认为,人身三宝:精气神。由于骨髓不能濡养于脑,即可产生神的病变。而神是生命的主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由此看来,养神亦需先补髓。

3.补髓能美容

《黄帝内经》里说:“液脱者……色夭,耳数鸣。”中医认为“液”是指稠厚的液体,髓属于液。色夭,是指面色憔悴,不华。耳数鸣,是指经常耳鸣。意思是说,属于人体液的骨髓,若不足虚少,既不能濡养面容,造成面色不泽,或萎黄,或苍白,或发青。不能聪耳而产生耳鸣。由此看来,要人体颜面美,亦需补髓。

4.髓充,元气盛,抵抗力、免疫力强

祖国医学认为,精生髓,若髓不足,就需要有阴精不断化生骨髓,倘若常补髓,即不需要阴精不断转化生成骨髓。所以,补髓即补精,而精盛,元气盛。因为真元之气藏于肾。只有肾精充足,元气才有来源。真元之气属于人体的正气。《黄帝内经》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若真元之气充沛,外来的邪气是不能侵犯人体的。祖国医学所说的真气、元气,类似现代医学所指的免疫力、抵抗力。即髓充,元气盛,人体才有强大的抵抗力、免疫力。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张湖德

猜你喜欢

  • 体内痰湿重都有哪些症状?怎么调理

    痰湿体质发生多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这种脏腑多则之于我们常说的肺,脾,肾和三焦了。这种情况下所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神疲、乏力、体重、头重如裹、舌体胖大,苔白厚腻。那么下面我就要给大家讲一讲常见的几种痰湿体质的问题了。那么哪几种呢

  • 脾胃虚弱,一吃凉的就拉肚子,吃什么药?

    在临床上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患者来描述自己,可怕冷了,同时大便还不成形,稍微吃点凉东西就出现了腹泻之症。这种情况下,这个患者还会告诉你,他可累了。你再仔细看看,患者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象可见沉缓之象,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

  • 中药古方平胃散

    女, 35岁,自述脘腹胀满不适,食少纳差口淡,只有恶心的临床表现,自觉身体沉重。大便的情况呢,患者的描述是大便溏薄,再来就诊的时候再详细问了患者,除了有这样临床表现,我们看到的舌脉,舌苔白厚腻,脉是一个缓的,那这个病人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其

  • 治疗风邪头痛的方子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分享一首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川芎茶调散。那么川芎茶调散主要解决的就是外感风邪,从我们这儿看的病因来说,它的病因很简单,就是风,当然我们也知道风多兼加的就是寒和湿,那么我们这个地方的病因其实最最主要的就是风邪了,所以

  • 睡觉打呼噜是身体哪里出现问题了?

    我之前接诊过一位这样的患者,男性, 49岁,体型肥胖,他的问题就是睡觉打呼噜特别响,并且已经十余年了,吵得身边人根本睡不着,到后来他开始是不是被呼噜憋住,甚至被自己的呼噜憋醒,到了第二天出现就是我们这儿提到的头晕乏力,患者还有记性不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