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七种肺脏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可提高肺癌早诊率

七种肺脏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可提高肺癌早诊率

本报北京讯 记者白毅报道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一项由《中华医学杂志》推荐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对于常规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的肺部或胸膜小结节、小肿块、少量胸腔积液等病,经过超细支气管镜、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X线或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等7种肺脏介入技术联合应用,可使Ⅰ期和II期肺癌阳性诊断率达到55%,明显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患者生存率。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早期无症状,8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寻找有效可行的早期诊断方法,是提高其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然而,传统检查方法有各自的局限性,如普通影像学难以定性,常规支气管镜难于达到深部细支气管等部位。近年随着介入性肺脏病学技术迅速发展,为肺癌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途径。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金发光医师以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该科收治住院的胸肺部病变患者467例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主要表现为肺部小结节、小肿块、小片浸润、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少量胸腔积液以及胸膜小结节等,且经过常规的痰脱落细胞学、细菌学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均无阳性发现,成为困扰患者及临床医生的疑难病例),先进行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术,结果有118例获得阳性结果。对于剩余无阳性结果的疑难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分别再进行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术、X线引导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术、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自荧光支气管镜检查并活检刷检术、EBUS-TBNA及内科电子胸腔镜胸膜活检术,结果分别有105例(22.5%)、63例(13.%)、69例(14.8%)、18例(3.8%)、52例(11.1%)及12例(2.6%)患者检查出阳性。

经过这7种介入技术的检查,最终有93.6%的患者发现阳性结果,67%发现恶性病变,26.6%发现良性病变,肺癌早期(≤II期)诊断率达55%(259例/467例)。这7种方法各有优势,其中EBUS-TBNA诊断阳性率最高,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术阳性率最低。

以上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病变部位和特点,合理应用以上7种介入技术,发挥7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但研究人员同时提醒,有创性检查都会有一些并发症,临床上应掌握适应证,提高活检水平,高度警惕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