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健康养生:清明时节重养生

健康养生:清明时节重养生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清明。清明是北方一年中气候最宜人的时节,桃李新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景致一片明朗清秀。河北医大三院中医科主任寇胜玲提醒,清明是一重要的节气,此节气的养生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春雨夹凉慎减装

“清明断雷,谷雨断霜。”时至清明,气候逐渐转暖,除交节的几天有可能出现倒春寒,基本上不会再有寒流出现了。只不过“春天的天,小孩的脸”,多风、多雨也是一季节的特点,气温因此会随之起伏。

清明时节气候变化快、早晚温差大,应该及时增减衣服。寇胜玲说,中医讲究的“春捂”有一定道理,春季阳气生发,而阴气没有完全消退,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体质增减衣物,适度“春捂”,以外阳助内阳,驱走阴寒之气,抗御外邪侵袭,防止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一点对老年人、婴幼儿以及孕产妇为重要。

另外,这个时节装修比较多,居室装饰要避免有毒材料,经常通风换气。天气暖和、阳光灿烂时,常晒被褥,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居室里点缀几盆花草不仅愉悦身心,同时还可以增加湿度,减少春燥。

多吃健脾润肺品

北方的春天多风干燥,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和水。此时应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甜食,以助阳气生发。

寇胜玲说,脾胃最怕阳虚,吃些蜂蜜可以消除食积、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多吃胡萝卜也可帮助脾胃消化,降火去火,祛除口腔炎症。肺喜润厌燥,有燥邪侵入即引起咳嗽,梨、西瓜、香蕉可以清热、润肺、润肠、通便,百合入肺可减少燥邪。

春天气候多变,容易使人血压增高,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的症状。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对形体肥胖者,须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在降低摄盐的同时,还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

清明时节也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

祭祖踏青相结合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祭扫墓地,难免睹物思人,悲从中来。中医认为情绪治病是重要的,悲伤过度损害身体健康,而放松心情则有益身心。人们应该把祭祖扫墓和旅游踏青结合在一起,在追恩念亲的感伤外,让自己融入清新绿色的大自然。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大自然是最好的医院,情绪和生活方式的调理是养生健体最有效的良药。”寇胜玲说。

对于不方便出游者,也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在家坐卧太久。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情,经常出去到公园、河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本报记者:李薇)

小贴士:穿衣宜下厚上薄

最近几天石家庄的最高气温一度在20摄氏度以上,温暖的气候让人们脱去“厚装”,更有不少女士开始穿上初夏的裙子。对此,河北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耿立梅指出,过早穿上裙子,很容易使“寒气”从脚下生起,从而诱发一些疾病,春季穿衣应该注意“下厚上薄”。

耿立梅说,春季气温变化无常,如果不注意保暖,过早换掉厚衣服,很容易感受风寒而引起感冒、咳嗽、胃肠不适等。由于春季以风邪致病为主,而风易走串,过早穿上裙子,容易使膝盖暴露于寒冷的空气中,受到风寒刺激引起关节炎。

猜你喜欢

  • 打呼噜是病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可以加糖吗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药引子起什么作用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手脚冰凉吃什么食物调理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有湿气的几种症状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