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丹参的传说

丹参的传说

丹参是常用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的作用。因为药用的根部呈紫红色,所以别名多与颜色有关,如红根、紫丹参、血参根等。民间还有叫“丹心”的,这与流传着的一个感人故事有关。

相传很久以前,东海岸边有个渔村,村里住着许多渔民和一个渔霸。一天渔霸的老婆患了重病,请了很多医生,花了不计其数的钱财,都没有给她治好病。正在一筹莫展时,有人说东海中有个无名岛,岛上生长着一种草药,一定能治渔霸老婆的病。渔霸心中升起希望,但希望的火花很快就暗淡了。因为人称无名岛为“鬼门关”,暗礁林立,而且海上风猛浪大,水流湍急,船难靠岸,人就更难上岸了。渔霸左思右想,绞尽脑汁,突然眼前一亮,他想起了一个名叫阿明的青年。

阿明从小没有了父亲,是在风浪中长大的,自幼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人称“小蛟龙”。渔霸便派人把阿明叫来,逼他去采药。阿明说:“我妈妈也病了,医生说是淋漓漏下。我得在家侍候她”。渔霸一听,火冒三丈,责令阿明说:“你小子马上给我去无名岛,限你5天内把岛上的药采回来。不去,以后就别想出海打鱼,饿死你们娘俩”。阿明听了非常气愤,但又敢怒不敢言。转念一想,妈妈也有病,正等着药吃呢。与其跟他顽抗到底,不如将计就计,顺便也给妈妈采点儿药。便对渔霸说:“我去采药也可以,但你要找人侍候我妈妈,还要给我准备好船只、干粮和盘缠”。渔霸听了满口答应,立即按照阿明的要求去做了。阿明第二天就驾船出海了,凭着高超的水性和勇敢的精神,绕过了一个个暗礁,冲过了一个个浪头,通过了一个个激流险滩,终于闯过“鬼门关”,登上了无名岛。他急忙上岸,四处寻找那开着紫花,根也是紫色的药草。找到后迅速连根挖出来,一会儿就弄了一大捆,并把药草藏在船仓里。临走时,阿明没忘记拔了些野草,用来应付渔霸。

阿明终于按规定的时间返回渔村。船刚刚靠岸,渔霸就派人把他采来的“野草”抢走了,立即叫人给老婆煎服。谁知他老婆吃了药后,不但不见效果,病情反而一天天加重。没过几天就命归黄泉了。而阿明的妈妈吃了药后病很快就痊愈了。阿明把剩下的药草分给同村的渔民们,防备以后万一再得这种病。他知道渔霸不会跟自己善罢甘休,就和母亲悄悄地远走他乡。人们都敬佩阿明不畏艰险、不畏强暴,采药救济母亲的高尚情操,都说这种药草凝结了阿明的一片丹心,就给它取名叫“丹心”。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取其谐音就变成“丹参”了。《中国中医药报》李红珠

猜你喜欢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

  • 对中医治糖尿病并发症研究的思考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

  • 乌梅丸治久痢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腹泻,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

  • 感染性休克中医诊疗技术

    根据病因不同,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各种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达到一定程度造成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休克多属中医“脱证”范畴。病因病机(1)亡血失津:突然内外出血,如吐血、咯血、便

  • 金匮肾气丸治肺心病心衰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张某,男,72岁。1987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有咳喘病史40余年,近8年来咳嗽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部及下肢浮肿,下肢浮肿为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发憋。刻诊:气息短促,呼多吸少,面色晦黯,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