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麻杏石甘汤方证解析

麻杏石甘汤方证解析

祝子贝 河北医科大学

《伤寒论》42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对于此条,伤寒注家多以伤寒发汗而表未解,且肺中因寒而蕴热为论。如尤在泾《伤寒贯珠集》:“缘邪气外闭之时,肺气已自蕴热,发汗之后,其邪不从汗而出之表者,必从内而并于肺耳。”笔者试论之。

“太阳病……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风为百病之长,挟寒之势入人肌表,闭塞皮毛玄府。“肺之合皮也”,肺气因之开阖不利,清气当降不降,浊气当发不发,故而喘作。此以麻黄桂枝发汗祛邪,杏仁复其肃降之性,汗出喘定。然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中石膏重用至半斤,为麻黄一倍之量,后世温病学家用此方,石膏更四倍于麻黄,从而制麻黄之温,使全方现辛凉之性。故笔者以为此喘当为肺中郁热,燔灼娇脏之热喘,至于外感风寒乃《伤寒论》中此证发病之因。纵使其人无风寒表证,其方亦在可用之列。以其方观之,方用石膏,直入肺中清其郁热。《神农本草经》认为石膏“主……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肺质轻清空灵,一开一阖,清气入焉;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朝百脉,通调水道,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以其郁热灼伤肺窍,津液之上源受伤,以致津液不得上承,无由敷布,而有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之症。麻黄中空,其象玄府,古人皆称其治喘之功,其味辛,其气轻,径入肺中,复其宣发之职;配以杏仁能散能降,降气润燥,专入太阴肺经,乃利下之剂,复其肃降之功。二药一宣一降,正合肺之特性,助其宣肃,故而喘定。是以麻杏相配乃治喘要药。正如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麻黄开毛窍,杏仁下里气,而以甘草载石膏辛寒之性从肺发泄,俾阳邪出者出,降者降,分头解散。”王泰林则直言:“用麻黄是开达肺气,不是发汗之谓,重用石膏急清肺热以存阴,热清喘定。”咳、喘见症为异,其理则同,知其一则彼亦明。

《伤寒论》中此方并无脉象描述。近贤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以其治烂喉痧、乳娥等温热之疾,其脉当数;又临床观此类患者方证脉多滑数或躁数。总之,以其为郁热,脉必当不离数,其舌质亦多为光绛。

猜你喜欢

  • 中药和西药能同时服用吗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 是药三分毒中药有毒吗

    我们知道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我们体内的这个营养的偏性,假如这个人是个寒凉的体质,我们用温热的药啊,这是正常对应的。假如寒凉的体质用这个寒凉的药,这个药对身体都是有毒副作用,这个是不能用的。还有下面一句话呢,就是能不能长期服用,如果这

  • 手掉皮是什么原因?

    每到冬季手上掉皮的,脱皮的,还有一些人是春季啊,夏季啊,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有季节性的,这个手上掉皮西医讲的原因比较多,像手癣,维生素缺乏呀,还有什么汗疱疹病毒引起的,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手脱皮啊。我们中医上讲,一般是心脾有热,我们在临

  • 白术怎么吃效果好

    白术配半夏,能增强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白术配黄芪,能益气固表,健脾燥湿。白术配当归,能够健脾益气,养血安胎。白术配白芍,能够健脾燥湿,柔肝止泻。大家记住了吗?

  • 生白术和炒白术的区别

    白术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药材,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又分为生白术和炒白术之分,其炮制方法不同,侧重点有所不同。生白术偏于燥湿利水,一般适用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所导致的痰饮水肿。而炒白术偏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