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完整继承仲景学术——《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读后

完整继承仲景学术——《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读后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东汉末年,张仲景撰成了著名的《伤寒杂病论》,由于处在战乱时期,再加上当时还没有印刷术,学术著作抄写不便,很快就出现了传承不下去的情况。时隔不久,魏太医令王叔和慧眼识珠,对于张仲景的学术著作进行了保护整理,并在自己的《脉经》之中加以引用,使学术界有机会了解张仲景的医学贡献。王叔和的这一贡献,很快就得到著名医学家皇甫谧的肯定与赞赏。尽管如此,经历了南北朝几百年的动乱,在唐代初年孙思邈撰写《备急千金要方》的时候,仍然很难见到张仲景的著作。这种时隐时现、流传不广的状况,持续到了宋代校正、刻印医书之后,才有所改观。

宋代之后,张仲景的学术著作受到空前重视,他的著作被称为经典,书中的方剂被当作经方,他本人则被尊为医圣。宋代《伤寒杂病论》被一分为二,形成了一本《伤寒论》和一本《金匮要略》。为之注释者先后涌现,《伤寒论》有注始于宋金时期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有注始于元末明初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清代是对“两书”注释的鼎盛时期,近现代也有不少注本。历代注释仲景书,或注《伤寒论》,或注《金匮要略》,或二者兼而注之。

吕志杰基于《伤寒论》、《金匮要略》本为一书,基于临床上伤寒中有杂病,杂病中有伤寒之实际,力图从整体上探索、把握张仲景医学思想,故将“两书”综合研究,编著成《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这是一部近200万字的巨著,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于2010年5月出版。国医大师朱良春、任继学、邓铁涛对该书给予很高的评价,当代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在序文中认为该书“可赞扬者至少有三:一者,参今法古,独辟蹊径,将《伤寒论》与《金匮》合二为一讨论之,这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仲景思想。二者,既注重理论探讨,又注重临床应用,二者结合,乃成为良医的必由之路。三者,如此巨著,一人执笔,文字内容,审慎周全,这需要一种敬业精神与献身精神。”

为了达到兼听则明,集思广益的目的,吕志杰邀请了全国部分院校和医院研究仲景医学有专长的专家、教授参加了该书的审订工作。翻开该书,不难看出,吕志杰对于仲景医学的研究确实颇费工夫,其总结的“三纲”、“五求”、“十项内容”等,都别具匠心。此外,本书的附录有吕志杰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多篇研究论文,颇值得一读。书末的“五种索引”,十分便于将该书作为工具书使用。所列“参考文献”之多,可知本书参考古今书目之众,为广大中医研究仲景医学,提高临床疗效开辟了捷径。

目前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着力培养大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号召青年中医学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成名医的大好形势下,吕志杰这部学术著作的出版,为我们全面完整地继承仲景学术思想提供了思路。

猜你喜欢

  • 黑白颠倒睡觉的危害

    近期多地疫情高发,很多人呢都在家居家隔离两周,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有些人就开始睡眠逐渐不规律了,白天睡,晚上呢熬夜,要么追剧,要么打游戏,有些朋友问我呢,这算不算熬夜啊,这个睡眠时间也够啊,我也没有整天都不睡,我要告诉大家,这也是熬夜的一种。

  • 头上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就分别给大家讲一讲,每个人他的病因不同,体质不同。第一种是湿热性出汗,这个患者体内湿气比较重,加上蕴久生热,这个热邪蒸腾这个湿气到达面部产生了出汗,那这样的病人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因为湿气比较重,可能总感觉头面部或者这个头发上湿湿乎乎

  • 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

    有些病人他会反反复复迁延不愈,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好几年。所以今天跟大家说一说这个病,西医通常会把它认为是维生素缺乏,但是很多患者我也问到了,就是补充了很多维生素,多种维生素B,族维C啊,都吃了很长时间,但是仍不见好转,病人才来寻求中医治疗。

  • 更年期的症状有哪些?怎么调理?

    女性进入更年期呢,由于基础水平的下降,从中医角度讲由于肾气,肾阴肾阳的水平的降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首先就是心烦易怒,这些患者会表现出来非常心烦,容易生气,一点小事儿啊就容易发火,看自己的老公,看自己孩子,越看越不顺眼,总想挑毛病。另外呢,

  • 荨麻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

    荨麻疹常见的症状主要就是风团和瘙痒,所说的风团是什么呢?是这个皮肤啊,成片的凸起,这个摸的时候会明显感到这个皮肤局部出现了凸起,甚至是很厚的一层,伴随着瘙痒哪儿痒,一挠出现成片的风团,非常痒,甚至痒的这个睡不着觉,痒的钻心。荨麻疹这个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