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补充钙剂要科学

补充钙剂要科学

正常情况下,成人体内含钙总量约为200克,约占人体成分的2%。其中约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成年人每日需钙量约为700毫克。钙的更新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慢,幼儿的骨骼每1~2年更新一次,成年人的骨骼每10~12年才能更新一次。女性在40岁以后,骨骼中的钙、磷等无机物质的含量逐渐减少,如不充分补充钙,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症。

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妊娠期的妇女以及老年人来说,钙的作用尤为重要。如果胎儿或儿童体内缺钙就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骨骼和牙齿畸形,而老年人则易患骨质疏松症和手足抽搐症。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居民普遍处于“钙饥饿”的状态,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

与饮食文化有关

与西方国家的饮食结构不同,我国是一个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饮食结构的国家。在居民每日摄入的食物中,谷物所占比例较大(尤其是南方居民),而谷物中钙的含量却相当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物,如家禽、家畜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比以前增多,但这些食物中钙的含量仍然很低。而含钙量大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芝麻、扁豆、海带、坚果却是我们餐桌上的“稀客”。

与饮食习惯有关

我国居民尤其是北方居民口味普遍较重,即摄入食盐过多(一般都在每餐10克以上),而盐分能阻止钙盐的吸收。此外,我们习惯于早餐简单、中餐丰富,但实际上,早上人体吸收钙的能力最强。

观念上对补钙存在误区

有些人也认识到补钙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但补钙的方法并不科学,即只注意补充,而不注意吸收,尤其不注意食物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例如,补钙的同时进食含草酸、植酸和皂草甙类食物就会影响钙的吸收,因为这些物质能与钙结合成为人体难以吸收的草酸钙、植酸钙。

一些青春期的少女及肥胖的中年妇女“恐胖恐脂症”心理严重,虽然也明白牛奶等食物中钙含量丰富,但出于以上心理因素而拒绝进食这些食品。

既然国民缺钙如此严重,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地补钙呢?有专家提醒应注意以下几点:

调整饮食结构

在日常饮食中,增加钙含量丰富的食物。第一类是牛奶,每天1瓶牛奶可满足机体1/4钙的需要量;第二类是豆及豆制品,这是最为经济实惠的补钙方法;第三类是水产品,尤以虾皮为佳;第四类是海洋植物的骨类食品,如海带、紫菜、黑木耳等。

补充钙制剂

对一些易缺钙的人群,如儿童、孕妇、乳母、绝经期妇女及“恐肥症”妇女,可选择服用一些钙制剂。现在市售钙制剂品种很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注意钙的有效吸收率

孕妇、儿童补钙时应同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以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及骨组织的利用。钙制剂应在早上空腹时服用,以避免食物间的拮抗作用。此外,应改变口味重的饮食习惯,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猜你喜欢

  • 路志正调理脾胃法特点

    郭世岳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侍诊国医大师路志正,总结其调理脾胃法的特点如下。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

  •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浅探

    郭晓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以心悸,心前区痛,心胸憋闷,面色苍白,气短不足以息,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中医多种疾病相关。在中医古代医籍中虽无专门记载,但有与本病相似症状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即有“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自拟方治血管性皮肤病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

  •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技术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

  •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