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技术

急性肾小球肾炎(AGN)简称急性肾炎,是指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肾小球非化脓性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链球菌感染后所致,称之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临床以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及一过性氮质血症为主要表现,大部分预后良好。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儿童多见,青年次之,中老年少见。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水肿”、“尿血”等范畴。

一、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AGN是一种感染后的免疫炎症,绝大多数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些致肾炎菌株感染后所致。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麻疹病毒、流感病毒及腮腺炎病毒等都可引起急性肾炎,但较少见。

所有致肾炎菌株均有共同的致肾炎抗原性,包括菌体细胞壁上的M蛋白内链球菌素和“肾炎菌株协同蛋白”(NSAP),通过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致病。

2.中医病因病机

病因为风邪外袭,肺失通调;热毒内归,湿热蕴结;水湿浸渍,脾气受困;脏腑气亏,精微不固。病位主要在肺、脾、肾。初期病位在肺脾两脏,以标实为主;恢复期病位在脾肾两脏,呈虚实夹杂之证。病久则正虚邪恋,水湿内聚,灼伤脉络,耗损肾阴。

二、临床表现

1.水肿:一般仅累及眼睑及颜面部,重者2~3天遍及全身,呈可凹陷性。

2.少尿:初期常有少尿,经两周后,随尿量增多肾功能可恢复,少数可出现无尿。

3.血尿:30%~40%患者有肉眼血尿,持续1~2周即转镜下血尿,严重者可伴有排尿困难。

4.高血压:血压可自轻度至中度增高,常与水肿程度平行,在1~2周后随尿量增多,循环负荷减轻而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

三、辨证分型

1.风寒外束证:恶寒发热、恶寒较重,咳嗽气短,面部浮肿,或全身水肿,皮色光泽,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表证:发热咽痛,口干口渴,面部浮肿,小便黄少,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3.湿热内盛证:面部或全身水肿,口苦口黏,腹胀纳少,尿少色赤,甚则血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脾肾亏虚证:下肢水肿,按之凹陷不起,身重,脘痞腹胀,纳差,腰酸尿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5.阴虚湿热证:水肿消退,面红烦热,口干喜饮,口黏口苦,手足心热,腰酸乏力,大便干结,小便黄,或有尿血,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数。

四、辨证论治

1.风寒外束证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行水。

[方药]麻黄汤合五苓散加减。主要药物:麻黄、杏仁、桂枝、甘草、白术、茯苓、猪苓、泽泻。

若咳喘较甚,加葶苈子、白芥子降气平喘。

2.风热袭表证

[治法]散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主要药物: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石膏、桑白皮、黄芩。

若咳喘甚,加杏仁、前胡降气定喘;风热偏盛,加连翘、桔梗、板蓝根、鲜芦根以清热利咽,解毒散结。

3.湿热内盛证

[治法]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主要药物: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若湿盛糜烂者,加苦参、土茯苓;血热而红肿,加牡丹皮、赤芍。

4.脾肾亏虚证

[治法]健脾渗湿,通阳利水。

[方药]五皮饮合五苓散加减。主要药物:桑白皮、陈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桂枝、白术、猪苓、泽泻。

若上半身肿甚,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以宣肺泄水;若下半身肿甚,加川椒目、防己祛散湿邪,利水消肿。

5.阴虚温热证

[治法]滋养肾阴,清利湿热。

[方药]知柏地黄汤加味。主要药物: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

若有血尿者,加大蓟、小蓟、茜草、白茅根;乏力显著,加太子参、黄芪。

五、经验方

1.黄芪茅根汤

[药物组成]黄芪90克,鲜白茅根30克。

[功效]温阳益气,利尿消肿。

[用法]水煎服,早、中、晚分服,每天一剂,连服14~20天。在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适当低盐饮食。

2.急肾宁

[药物组成]黄柏12克,黄芪30克,生地黄15克,桃仁10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2克,白术12克,桂枝12克,炒蒲黄15克,丹参30克,大黄10克,益母草15克。

[功效]利水消肿,清热凉血。

[用法]水煎服,早晚分服,服10剂,并嘱其低盐饮食,忌肥腻辛辣之品。

六、适宜技术

1.拔罐疗法

选口径2厘米的罐子,取穴关元、三阴交、曲池。先针灸得气后再拔罐,泻法重拔,留罐15分钟,每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

2.刮痧疗法

背部:肺俞、三焦俞、肾俞;腹部:水分;上肢部:尺泽、列缺、合谷;下肢部:阴陵泉、委中。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3.足疗法

将赤小豆750克煮烂取汁,趁温浸双足至膝,每日一次,每次30~60分钟,适用于肾炎初起,下肢水肿明显者。

4.食疗方

取大鲤鱼一尾,食醋200毫升,煮干即可食用,每日一次,主治急性肾小球肾炎之水肿。

七、预防护理

绝大多数患者于1~4周内出现利尿、消肿、降压,尿化验也常随之好转。但少量镜下血尿及微量尿蛋白有时可迁延半年至一年才消失。仅有<1%的患者可因急性肾衰竭救治不当而死亡,且多为高龄患者。

平时预防感冒及感染,病后卧床休息,宜进优质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限制钠、水摄入。

猜你喜欢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失瘖辨治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辨证分型不容否定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三甲散治肝硬化腹水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膀胱咳验案一则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