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心神宜静形体宜动

心神宜静形体宜动

祖国医学中养生保健认为应做到动与静兼修,两者不可偏废。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保养,以动为主。动、静两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做到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一、养生在动,但动要适度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各种运动如健美操、太极拳等,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坐着学习、工作、埋头伏案的时间多了,身体不常运动,肌肉组织,关节就会发生废用性萎缩的现象。长此以往,人未到中年便会背痛腰酸,其它生理机能也会提早老化。所以“体宜常动,腰宜常摇,胸宜常挺,腹宜常收,肢宜常摇。”如能做到夏游泳、冬慢跑、春秋爬山、天天广播操,则更为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决非多多益善,“过动则损”。剧烈的运动往往会破坏人体内外生理的平衡,加速机体某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导致人的生命进程缩短,出现早衰和早逝。据报道,国外一家保险公司曾对5000名运动员的健康调查表明,不少运动员5O岁左右就患了心脏病;多数人的寿命不如普通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运动剧烈且过度。

为此,在提倡运动健身时,应注意“形劳而不倦”。近几年来,各国学者主张“低度运动”,认为每周从运动中消耗2000卡热量对身体健康是有裨益的。据估计,1小时轻快的步行可消耗400至500卡左右的热量,如果一个人每天能坚持4O分钟左右的步行,就可以达到低度运动的要求了。

二、养心在静,重在心神俱安

明朝万全《养生四要》中云:“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清代《老老恒言》则认为,“养静为摄生首务”。这些精辟论述,给“养静”、“清静”、“心静”赋予了积极的意义。

现代医学认为:清静养神,是人体的一种“健康充电”。精神上的完全放松,导致体内一系列生理上的改变,脑电波稳定而有节律,能量消耗减少,心跳和呼吸频率减慢,肌肉紧张和氧消耗降低,微循环得到改善,脑血流量增加,血压下降,作为疲劳素的血中乳酸盐也明显下降。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快乐物质”----脑腓肽,使人产生欣愉感,甚至可以达到一种忘我两志、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容易产生紧张、压抑、愤怒、忌妒等负性情绪,这些可缩短人的寿命。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各种各样的贪求、欲望,是导致负性情绪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就要避免负性情绪对身体的刺激,而心静是避免负性情绪刺激的最好办法。要心静,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不贪求,不要整天胡思乱想,使大脑从各种个人的欲望和私心杂念中解脱出来。

总之,养生保健的“静”与“动”既对立又统一,不可把两者迥然分开,要动静并重,不可偏颇,正所谓“心神宜静,形体宜动”。

猜你喜欢

  • 舌下青筋又粗又黑怎么回事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

  • 舌头有裂纹是什么原因?

    身体健康的人,舌头红润有光泽,舌苔表面的光滑无异常,但是如果舌头中间出现了裂痕,而且久久不会消失,这说明咱们的身体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要引起一定的重视。那么舌头有裂纹究竟有哪些原因呢?第一,阴虚血亏,身体内血热内盛,舌面就会出现萎缩,并且

  • 肚子胀气吃不下饭怎么办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方子。枳术汤出自东汉大医张仲景《金匮要略》,该方由枳实、白术两味中药组成。枳实味苦,心酸,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苦难能降,是往下走的,刚好把上冲的那股气儿给降下来。我们常说脾虚生痰湿,气滞也会生痰,而且气滞的痰容易卡在咽喉,枳

  • 脾胃虚弱有哪些症状

    第一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消化不良,我们都知道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脾和胃不能很好的工作,那么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等症状。第二排便不畅,通常来讲,如果你脾胃虚弱了,那么下边就会出现两种状态,第一种呢,就是大便溏薄,甚至叫做

  • 萎缩性胃炎如何调理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调节饮食,这是最不花钱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用药期间干锅烧烤,路边摊小吃,烟酒辛辣,通通需要忌口,平时啊,可以选择一些既清淡又有营养的容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就是需要调节情志,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让自